《中职生礼仪教程》教学课件.pptx

《中职生礼仪教程》教学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是一套画面精美,内容全面,使用方便的课件。

中职生礼仪教程

单元一礼仪概述

礼仪的内涵行为规范体系跨学科综合知识文化传承载体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约定俗成的程序、动作、语言等形式,表达尊重与友好的系统性行为准则。其核心包括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等全方位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承载着礼之用,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如《礼记》中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论述。融合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多学科知识,既包含静态的礼仪知识(如称谓规范),也涵盖动态的礼仪技能(如握手礼仪的力度与时长控制)。

礼仪的概念礼是礼貌、礼节。仪是仪式、仪表、仪态。虽然礼和仪有时分开使用,各有其意,但更多时候合为一体,意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相互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体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具体形式。从内容上讲,礼仪由礼仪的主体、礼仪的客体、礼仪的媒介、礼仪的环境四要素构成。(1)礼仪的主体,即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2)礼仪的客体,即礼仪的对象,指的是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3)礼仪的媒介,即礼仪活动所依托的一定的媒介。(4)礼仪的环境,即礼仪活动得以进行的特定的时空条件。

社交礼仪涉及见面礼节(鞠躬/握手)、介绍顺序(尊者优先)、交谈礼仪(目光接触、话题选择)等日常交往规范,特别强调三声原则(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礼仪的分类职业礼仪包含职场着装TPO原则(Time时间、Place地点、Occasion场合)、会议礼仪(座次安排、发言顺序)、电话礼仪(自报家门、重要信息复述)等专业场景行为标准。涉外礼仪重点掌握国际通行的礼仪禁忌(如数字/颜色/礼物禁忌)、餐饮礼仪(西餐餐具使用顺序)、宗教习俗(伊斯兰国家斋月注意事项)等跨文化交际要点。

礼仪的功能通过规范的礼仪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如电梯礼仪中的先进后出原则、公共场合的一米线习惯,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润滑功能形象塑造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据心理学首因效应研究,初次见面的7秒钟决定第一印象,得体的仪容(发不过耳、妆不浓艳)、姿态(站如松坐如钟)可塑造专业可信的个人形象。中式礼仪中的敬茶礼(双手奉茶、茶满七分)既传递尊重之意,也展现中华以茶会友的传统文化精髓。

礼仪的功能礼仪的功能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仅反映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一般而言,人们的教养反映其素质,而素质又体现于细节。礼仪的功能之二,是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礼仪的功能之三,是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讲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一个人只要同他人打交道,就不能不讲礼仪。礼仪的功能之四,是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礼仪的作用素质提升作用系统化的礼仪训练能显著提高中职生的情商水平,包括情绪管理(控制不当肢体语言)、共情能力(适时微笑点头)等非智力因素发展。职业发展作用社会适应作用调查显示,86%的企业将礼仪素养作为招聘重要指标,规范的职业礼仪可使毕业生起薪提高10-15%,尤其在服务类岗位中更为显著。掌握礼仪规范有助于中职生顺利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例如求职面试时的STAR法则(Situation情境-Task任务-Action行动-Result结果)应答技巧。123

礼仪的起源自然崇拜说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现象(如雷电、日月)的敬畏催生了祭祀仪式,通过特定动作、语言表达崇拜,形成礼仪雏形。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了商代用燎祭仪式焚烧祭品沟通天神的行为。人伦秩序说群居生活中为规范长幼尊卑关系,形成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礼记》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早期分食制度体现对资源分配的秩序要求。欲望制约说荀子提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争,周代乡饮酒礼通过固定座次、献酒流程调节人际关系,避免冲突。祭祀演化说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器祭坛表明,早期礼仪多围绕祭天、敬祖展开,后逐渐扩展为整套行为规范,如《周礼》记载的五礼体系。

礼仪的发展制度形成期(夏商周)周代设立春官大宗伯统管礼仪,形成吉礼(祭祀)、凶礼(丧葬)、军礼(征战)、宾礼(外交)、嘉礼(婚冠)的完整体系,青铜器铭文详细记录各种仪轨。百家争鸣期(春秋战国)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张,墨子批判厚葬靡财的礼制,法家商鞅推行废礼任法,不同学派对礼仪的争辩推动理论发展。儒家正统期(汉唐)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礼记》被列为五经之一,唐代《开元礼》制定634条细则,规范从国家祭祀到日常揖让的全部礼仪程序。民俗融合期(宋明清)宋代《朱子家礼》将官方礼仪平民化,明

文档评论(0)

行走的兰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高级营养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10日上传了高级营养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