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B卷)(解析版).docx

山西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B卷)(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山西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

3月月考试卷(B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一册十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5年1月7日9时,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启动地震三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震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截至1月8日10时,地震造成126人遇难,188人不同程度受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2.在此次地震的灾后救援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

A.利用RS技术可以定位伤员的位置

B.利用GPS技术可实时采集天气信息

C.利用GIS技术可制定灾后重建计划

D.利用GNSS技术可以确定受灾范围

【答案】1.A2.C

【解析】

【1题详析】

根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一般认为陆地地壳厚度为39~41千米,故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析】

GIS可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各项分析,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重要依据,C正确;GNSS、GPS属于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定位伤员的位置,BD错误;RS技术主要是对地面状况的远距离获取,可以确定受灾范围,实时采集天气信息,不适宜用来定位伤员位置,A错误。故选C。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受地形影响,区域内易产生大气污染,山谷风对当地污染物的扩散有着一定影响,不同时段山谷风的变化会改变当地大气污染状况。下图示意成都市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某次大气污染过程中,受山谷风影响,12~15时污染浓度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

A.山风增强,污染物扩散加快B.谷风减弱,污染物沉降较多

C.山风减弱,污染物沉降较多D.谷风增强,污染物扩散加快

4.下列图示符合该日12~15时成都市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A.B.

C.D.

【答案】3.D4.B

【解析】

【3题详析】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白天山坡增温快,山谷增温慢,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辐射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快,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12~15时太阳辐射强,此时谷风较强,使城市中的污染物扩散加快,浓度降低,D正确,排除ABC。故选D。

【4题详析】

由上题可知,12~15时山坡增温快,气流上升;山谷增温慢,气流下沉;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形成环流;故符合此时成都市大气环流状况的为B选项,排除ACD。故选B。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是黄土高原沙区向黄土区过渡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研究发现,该区域3种典型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储量不同。下图示意榆阳区3种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在不同深度的分布特征,土壤有机碳的来源主要受枯落物及植被根系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3种植被下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A.油松沙棘草地B.油松草地沙棘

C.草地沙棘油松D.草地油松沙棘

6.下列关于榆阳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植物向土壤深层输送的有机碳量高于乔木

B.沙棘林下枯枝落叶多,0~1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

C.人工种植油松有利于该地区土壤有机碳的蓄积

D.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影响不大

【答案】5.A6.C

【解析】

【5题详析】

读图可知,图中3种植被类型下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不同,具体表现为油松沙棘草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题详析】

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本植物根系深度有限,其向土壤深层输送有机碳量会低于乔木和灌木,A错误;沙棘0~10cm深度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低于80~100cm,B错误;油松固碳能力强,人工种植油松有利于该地区土壤有机碳的蓄积,C正确;植被类型不同导致有机碳在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不同,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