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4-202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大自然成为最好的课堂

赵斌艺徐谭

近年来,自然教育悄然兴起,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然教育强调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学习,旨在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中国自然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不过,随着实践的快速发展,自然教育人才队伍也存在标准体系不够健全、活动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

在自然教育的发展道路上,自然教育从业者们积极探索创新,讲好中国生态保护故事。一方面,他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自然教育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他们借助主流媒体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积极投身自然教育。他们做客新闻媒体节目,分享他们亲历的自然教育故事和经验思考,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自然教育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激发公众对自然教育的热情与关注,以期携手社会各界继续前行,在自然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培育出绚丽多姿的自然教育之花。

刘光裕:在认知雨林中乐享自然

西双版纳地处祖国西南,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是我国乃至亚洲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之一。

1959年,植物学家蔡希陶率领一群拓荒者,披荆斩棘,在“瘴疠之地”创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历经60余载,这里成为享誉全球的植物大本营以及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20世纪80年代,版纳热带植物园率先在全国提出“科普旅游”的概念,建设了奇花异卉园、百果园、民族植物园等园区,试图通过“风流”的跳舞草、“变酸为甜”的神秘果、“世界上最轻”的轻木、“剧毒”的箭毒木等一系列奇花异卉,激发公众对植物的兴趣,让人们认识雨林、保护雨林。

以科学的视角认知热带雨林,始终是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普目标之一。早在1997年,版纳植物园就将科普教育纳入其核心使命,与科学研究和物种保存并重。近年来,为进一步专业化提升科普内涵,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始招收环境教育硕士,逐渐形成“以学术研究推动环境教育”的氛围,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的自然教育人才。

在自然教育的广阔天地里,不同年龄段的受众有着不同的需求。儿童需要在大自然中培养博物认知,青少年更侧重于自然探索与科学探究,成年人更注重风物、生活体验、传统文化与精神信仰的感悟,老年人则更关注身体健康、绿色生活。为了满足公众对自然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我们精心打造了一套“雨林博物”自然教育体系,并实现了博物研学的常态化开展。一系列研学活动,将花的繁殖生物学转化为有趣又深刻的百花探秘,将虫、鸟、植物的科普转化为探寻式的趣味博物认知;夜间探寻和雨林穿越,让游客感受到探险的乐趣;我们还把傣族传统的雨林认知转化为傣族植物故事,增强人们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王忠君:“微专业”培养“新人才”

当下,很多自然保护地和城市公园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开发各种生态体验项目。自然教育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产品,它帮助这些地方实现生态价值的转化,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旅游系参与了自然公园规划、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国家公园社区建设等上百个生态旅游项目。在此过程中,我们深感自然教育的重要,于是开始研究怎么规划自然教育的路径,怎样设计自然教育的课程,怎样策划自然教育的场景,让这些保护地和城市绿地更好地发挥生态价值。

随着国家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特别是提出保护地要着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自然教育成为自然保护地生态服务功能实现的一种主要形式。不过,市场上的自然教育产品还存在着内容单一、形式平淡等一系列问题。

现在国内的高等院校里,只有少数专业在研究生阶段设置了自然教育方向,自然教育还没有正式列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市场需求很大,人才供给又不足,鉴于这样的供需矛盾,北京林业大学今年率先在高校尝试以“微专业”形式进行自然教育专业化人才培养。自然教育微专业开设后报名火爆,招生信息发布后不到一周,电话与邮件咨询量超过500人次,实际报名学生数达134人,大多数都是社会上从事自然教育实践的工作者。我们的一名学员作为一家自然教育机构的创始人,困惑于目前自然教育活动组织缺乏系统性,推广过程也缺乏模式化规范化,希望通过学习为企业发展找到新路径。还有一名学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自然教育微专业的学习拓展自己的教育视野和实践技能。

我们欣慰地看到自然教育深受大家喜爱,也坚定了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打好行业发展基础的信心。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中国的自然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