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老子》四章复习课件
一、了解老子名: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时:春秋末期评:①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②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尊号)经历: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思想:政治:无为,即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哲学: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朴素辩证法(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的);事物本身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阴阳转化
二、《老子》构成:《老子》一书共81章,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又叫《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其中《道经》37篇,《德经》44篇。时:成书于战国后期体现思想: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内圣外王。语言风格:冷静简约,义显语质(意义深刻,语言质朴)区分《庄子》:因为庄子被称为“南华真人”,所以《庄子》又称《南华经》《南华真经》地位:“万经之王”;《道德经》、《易经》和《论语》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三、文题《老子》四章即从《老子》中选出来的四段能够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的文字。
四、背景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意梳理
1.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字词古代车轮:轮、辐、毂、轴辐:是指车轮上的车条,古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毂gǔ: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zhóu。埏shān埴zhí: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以为:以,用来;为,制作。或者:以之为(省略)☆户牖:门窗。补充:扉、门:门扇(双开门);户:单扇门;窗:天窗(在屋顶开天窗)一窗就是牖堂:殿堂。正房,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室:内室;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房:室的东西两侧叫“房”。有之以(之)为利,无之以(之)为用:省略
1.一般人:只看到“实”和“有”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空”和“无”的作用;只会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无”造就而成。老子:把“无”的作用突显出来,论述“有、无”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没有“无”就无所谓“有”。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问题:1.怎样理解“有”和“无”?对我们有何启示?理解:“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启示:一般人只注意到了实有的作用,而忽略了空虚的作用。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不要过于狭隘,要兼顾双方。2.试分析本章的论证方法。从世俗的经验展开思辨,用“车毂”等生活实例,直接论说道理。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排比运用对偶,增强韵味和气势,富有韵律美。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a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wu)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字词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见”同“现”;明,形-动,显明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自伐=自矜:自我夸耀长:长久;读(zhang),得到敬重赘行:赘瘤,“行”同“形”物:人们恶:厌恶故:所以处:为,做1.文意: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彩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遵循自然规律)
2.老子列举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矜等行为,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老子举例意在说明什么看法?企者——用脚尖直立身体,违背人体自然规律。跨者——迈大步行走,不是行走的最自然状态说明:自然状态才最适合3.这一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