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急性外伤的急救与配合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伤情初步评估
01
急救基础概念
03
止血技术规范
04
创面包扎方法
05
固定与转运配合
06
团队协作机制
01
急救基础概念
急性外伤定义与分类
01
定义
急性外伤是指突然发生的身体组织或器官的损伤,通常伴有疼痛、出血、肿胀等症状。
02
分类
根据损伤的性质和程度,急性外伤可分为轻微伤、中等伤和重伤,包括擦伤、刺伤、切割伤、撕裂伤等。
急救黄金时间原则
时间原则
在黄金时间内,要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如窒息、大出血等,然后再处理其他次要损伤。
03
一般认为,对于急性外伤患者,最初的1小时是急救的黄金时间,也被称为“黄金一小时”。
02
黄金时间
重要性
在急性外伤发生后,尽早进行急救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01
现场安全评估要素
在接触患者之前,首先要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源,如火灾、爆炸、化学物品泄漏等,确保自身安全。
危险源评估
患者评估
紧急呼叫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意识、呼吸、循环、伤口情况等方面,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如患者病情严重或无法处理,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专业救援人员求助。同时,要保持冷静,安抚患者情绪,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二次伤害。
02
伤情初步评估
意识状态判断方法
大声呼叫伤者,观察其反应,判断其是否清醒。
呼叫伤者
观察伤者的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以评估其神经系统受损情况。
观察瞳孔
向伤者询问事故经过、疼痛部位等,了解其意识状态。
询问情况
创伤部位快速检查
头部检查
检查头部有无肿胀、出血、凹陷等。
颈部检查
触摸颈部,确认有无颈椎骨折或脱位。
胸部检查
检查肋骨、胸骨是否有骨折,以及肺部是否有挫伤。
腹部检查
触摸腹部,检查有无内脏损伤或出血。
四肢检查
检查四肢是否有骨折、畸形或脱臼。
01
02
03
04
05
生命体征监测标准
6px
6px
6px
观察伤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判断是否有呼吸困难或窒息。
呼吸
测量伤者体温,判断是否处于低体温或高热状态。
体温
检查伤者脉搏、心率、血压等循环指标,评估是否有休克风险。
循环
01
03
02
观察伤者皮肤颜色、湿度、温度等,评估是否有缺氧或失血。
皮肤
04
03
止血技术规范
直接压迫止血法
适用于小血管出血
如皮肤割伤、刺伤等。
手指压迫出血点
抬高伤肢
用清洁的手指直接压迫出血点,直至出血停止。
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减缓血流速度。
1
2
3
适用于较大血管出血
敷料加压包扎
如肢体动脉破裂出血。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
加压包扎操作要点
勿过紧过松
加压包扎时要保持适当压力,既不过紧导致远端肢体缺血,也不过松导致止血无效。
定时检查
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伤口情况,确保止血效果。
止血带使用禁忌
避免长时间使用
勿勒紧皮肤
标注时间
禁用铁丝等物品
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止血带应绑在伤口的近心端,不要直接勒在皮肤上,应垫以衬垫。
使用止血带时,应记录开始使用的时间,避免遗忘导致肢体缺血。
严禁使用铁丝、电线等物品代替止血带,以免加重损伤。
04
创面包扎方法
无菌敷料选择标准
应选择无菌、无纺布或棉纱布,具有吸湿性、透气性和抗菌性能。
敷料材质
根据创面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敷料,确保完全覆盖伤口。
敷料尺寸
选择密封、无菌包装的敷料,避免交叉感染。
敷料包装
包扎起点
从肢体远端开始,将绷带缠绕在敷料上,避免直接贴于皮肤。
01
包扎方向
采用螺旋状包扎,确保绷带紧密贴合敷料,避免松动。
02
包扎终点
将绷带固定在肢体近端,避免绷带滑脱。
03
包扎力度
保持适度压力,既能止血又能避免肢体远端缺血。
04
绷带螺旋包扎技巧
特殊部位处理方案
关节部位
采用“8”字包扎法,确保绷带在关节处固定牢固,避免活动时绷带脱落。
01
头部包扎
采用环形包扎法,将绷带固定在头部,避免绷带滑脱或勒紧头部。
02
手指包扎
采用指端加压包扎法,将绷带固定在指端,避免绷带滑脱或影响手指血液循环。
03
躯干包扎
采用大面积敷料覆盖伤口,绷带环绕固定,保持敷料稳定不滑动。
04
05
固定与转运配合
骨折临时固定原则
利用夹板、绷带或就地取材进行骨折部位的固定,防止骨折端移动,减轻疼痛。
制动止痛
减少二次伤害
迅速转运
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加重伤势,尽量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防止感染。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将伤员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避免脊柱弯曲或扭转,以免损伤脊髓。
保持脊柱稳定
在搬动伤员时,应至少两人合作,保持伤员身体轴线一致,进行整体翻转。
轴线翻身
在担架或床板上垫上软垫,使伤员身体保持稳定,减少震动。
垫高固定
脊柱保护操作流程
伤员搬运禁忌事项
平稳搬运
在搬运过程中要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员工心态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及进展.ppt VIP
- 202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料账管理课件.pptx VIP
- 能量密度指数(EII)计算方法.ppt VIP
- 红十字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 VIP
- (正式版)Y-S-T 1700-2024 银矿采选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 VIP
- 202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招聘笔试专项练习含答案.doc VIP
- TCECA-G 0344—2025《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pdf VIP
- 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课件(共41张PPT)-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5)中国历史全一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