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1309∕T 200-2017 玉米苗期害虫防治技术规程.pdfVIP

(高清版)DB1309∕T 200-2017 玉米苗期害虫防治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16

DB1309

沧州市地方标准

DB1309/T200—2017

玉米苗期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θ6t一2017

71110

灬备桑存档备查

2017-10-17发布2017-10-30实施

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09/T200—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席国成、王庆雷、冯晓洁、刘春琴、刘福顺、吴娱、李金英、杨树昌、赵凤娟、

张洪梅、闫玉英、李洪俊、蒲宝忠。

I

DB1309/T200—2017

玉米苗期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苗期害虫的防治原则、防治对象、防治指标和防治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沧州市玉米苗期害虫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3.1

玉米苗期

指玉米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时期。

4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

防治为辅”的无公害处理原则,农药按NY/T1276使用。

5防治对象

二点委叶蛾、小地老虎、蛴蜡、金针虫、蝼蛄、蚜虫、蓟马、灰飞虱、二代粘虫、二代棉铃虫。

6防治指标

6.1地下害虫

防治指标为混合种群虫口基数≥3头/m²。

6.2苗后害虫

防治指标为玉米植株被害率达3%。

7防治方法

1

DB1309/T200—2017

7.1农业防治

春播玉米秋末冬初,翻耕土壤,将深层的地下害虫翻到地表,低温冷冻致其死亡。夏播玉米播后

及时移除播种行秸秆。

7.2物理防治

7.2.1糖醋液诱杀

用糖醋液诱杀苗期害虫的成虫,糖:醋:酒:水比例为1:4:1:16,液体的深度占诱捕器高度

的1/2~1/3。盛有糖醋液的诱捕器挂到的三角架上,高度距地面1.5m左右。

7.2.2诱虫灯诱杀

出苗后安装360nm~400nm波长的杀虫灯,光源下端距地面高度约1.5m,灯与灯之间相距约100m。

7.3生物防治

7.3.1绿僵菌防治

播种前按1.33kg/亩菌粉施用量,将绿僵菌菌粉与细沙混匀撒播,施后浅锄、浇水,耕层Ocm~

20cm土壤含水量应达到10%。

7.3.2白僵菌防治

播种前按1.33kg/亩菌粉施用量,将白僵菌菌粉与草木灰和细土按照1:3:5的比例混合均匀(草木灰

和细土用细筛过滤),将配好的菌粉均

文档评论(0)

aabb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若下载文档格式有问题,请咨询qq1643702686索取原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