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进课堂:小学生安全教育实践.pptx

急救知识进课堂:小学生安全教育实践.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救知识进课堂:小学生安全教育实践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基础急救知识模块

01

课程实施背景

03

模拟演练设计

04

校园安全预防体系

05

家校协同教育机制

06

课程成果与延伸

01

课程实施背景

校园安全教育必要性

校园安全是小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急救知识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应对突发情况

填补家庭教育空白

学生在校园中难免会遇到突发情况,如轻微伤害、急症等,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应对,减轻伤害。

部分家长可能缺乏急救知识,通过学校教育可以填补家庭教育在这方面的空白。

基础急救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急救意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急救的重要性,遇到危险情况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01

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本技能,以及针对常见急症的急救方法,如中暑、窒息等。

02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在急救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人协作,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03

适龄儿童教学特点

好奇心强,易接受新事物

动手能力有限,需注重实践

记忆力好,易于形成习惯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的年龄阶段,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有利于急救知识的传授。

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好,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可以形成良好的急救习惯。

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急救操作,提高其实战能力。

02

基础急救知识模块

清洗伤口

用流动的水轻轻清洗伤口,去除表面污物。

消毒处理

使用碘酒或酒精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注意避免消毒液进入伤口。

伤口包扎

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避免感染,并定期更换。

观察伤口

观察伤口情况,如出现红肿、化脓等症状,及时就医。

擦伤与伤口处理步骤

流鼻血正确处置方法

头部前倾

捏住鼻翼

冷敷止血

寻求帮助

保持头部前倾,避免鼻血倒流至咽喉。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压迫止血。

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鼻根部,有助于收缩血管止血。

如无法止血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

异物卡喉急救措施

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成人和较大儿童,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冲击腹部以排出异物。

拍背法

对于较小儿童,可采用拍背法,将异物拍出。

及时就医

如无法排出异物或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预防措施

加强儿童安全教育,避免将小物件放入口中。

03

模拟演练设计

三角巾包扎实践教学

包扎后的观察与调整

教育学生如何观察包扎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以及在必要时进行调整,避免过紧或过松。

0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头顶包扎、肢体包扎等常见包扎方法,并强调包扎的稳固性和舒适度。

02

包扎方法

三角巾的折叠与大小选择

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伤口大小和部位选择合适的三角巾,并进行正确的折叠。

01

人工呼吸操作演示

人工呼吸的基本步骤

详细讲解并演示人工呼吸的操作流程,包括判断患者意识、清理呼吸道、打开气道、进行人工呼吸等。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

注意事项与常见错误

教授学生如何在人工呼吸过程中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

强调人工呼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过度通气、确保患者头部后仰等,并指出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1

2

3

介绍AED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演示如何正确打开设备、贴电极片、分析心律以及进行除颤操作。

AED设备认知体验

AED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

强调AED的安全性和使用注意事项,如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确保患者身上无金属物品等。

使用AED的注意事项

向学生阐述AED在急救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在关键时刻使用AED可能挽救生命的重要性。

AED在急救中的重要性

04

校园安全预防体系

日常安全隐患识别

教室安全隐患

检查课桌椅是否牢固,门窗是否完好,电器设备是否正常使用,防止触电、火灾等意外发生。

01

校园设施隐患

关注操场、走廊、楼梯等公共场所的设施是否安全,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风险。

02

学生行为隐患

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秩序,防止跌倒、碰撞等意外事故,同时留意学生是否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03

安全行为规范守则

遵守交通规则

防火安全

安全用电

个人防护

在校园内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车辆,不随意穿行马路。

不随意触摸电器设备,不湿手插拔电源,避免触电事故。

不玩火,不乱扔烟蒂,不随意点燃易燃物品,保护校园消防安全。

保持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避免疾病传播。

突发事件逃生路线

熟悉校园火灾逃生路线,了解灭火器使用方法,火灾发生时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

火灾逃生

地震逃生

其他突发事件

掌握地震逃生技巧,地震发生时迅速采取防护措施,如躲在课桌下、远离窗户等,有序撤离到空旷地带。

了解校园其他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如遇到危险情况要保持冷静,听从老师指挥,迅速有序地撤离现场。

05

家校协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