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研究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1年度的中国文艺理论虽然依旧保持着世纪之交特有的活泼状态,但就其关注的问题而言,理论的创新意识正在相对减弱,长期困扰理论界的当代文论的体系建构等问题始终得不到令人满意的解决,传统的理论范式和话语系统正在逐渐失去往日的效力,而新的理论格局和学术标准还没有明确建立起来。在2001年,我们甚至很难找出一个具有明显的年度标志意义的学理问题来。与前几年中国文论开展的根本情况相比,可以说2001年的中国文论,既没有让人信服地解决多少旧问题,也没有令人振奋地提出多少新问题,它似乎正处在一种困顿地积蓄力量并焦虑地寻求突破口的相对寂静状态。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论处在一个困境与机遇互相交织的转型时期,虽然没有太多令人振奋的作为,但总的说来,马列文论和原理研究仍在稳步向前推进,西方文论译介和研究的实绩亦不可小视。对古代文艺理论的现代转换问题的探索与争鸣以及对文艺理论现代性问题的追问和探索仍在继续;“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在新世纪仍然保持着强劲势头。对全球化背景下文艺理论的开展与未来的关注,“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及其对传统文论的挑战,“休闲文学〞的再度提出和引起的争鸣,“生态文学〞的闪亮登场和文艺理论界的回应等等,对中国文论的开展都将产生相应的影响。2001年的中国文论总体上可以说只是在继续演奏着上个世纪就已开始的一支多声部的交响乐。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和评价2001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开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呢?就其所关注的根本问题和学术开展态势而言,本年度文艺理论研究的着力点或侧重点大体上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全球化语境下文论的危机与出路;二、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与教材改造;三、文艺学学术史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四、生态文艺学走向学术前沿;五、关于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与批评;六、文艺理论走向文化研究的新动向。前面几个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受到局部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后面几个问题虽然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情况,但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已经有人申报过相关的科研课题,有的课题甚至已经结项了。因此,对于本年度来说,它们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问题〞。不过,我们相信,密切关注和深入探索长期处于热点状态的“老问题〞的“新进展〞,对于理论研究来说同样是有趣有益且必不可少的。

一、全球化语境下文论的危机与出路

就全球范围而言,“全球化〞显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在中国学术界,有关“全球化〞的研究变成热门话题却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新动向。从人大复印资料社科研究论文索引收录的近千万篇论文看,1978年到1985年没有一篇专论全球化的文章。1986年以后,国内报刊才出现了零星的翻译和介绍西方有关全球化研究情况的短文。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球化研究才开始引起中国学界的真切关注。但是,论文的数量相对来说还不算太多。1997年以前,专论全球化的论文总共也只有200多篇。此后,相关论文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连年增长,在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卷收录的169336篇文章中,仅论文标题中含有“全球化〞字样的文章就有1386篇,涉及全球化问题的论文上万篇。从统计资料看,在新世纪刚刚开始的学术界,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比“全球化〞更流行的概念。可以说,“言必称全球化〞已经成了当下学术界的一大奇特的文化景观。

但是,在这种炽热场面中,文学研究的“边缘化〞局面却并没有太大改观,过去那些习惯于站在时代潮流的风口浪尖呼风唤雨的文论家和批评家,在今天的全球化大潮中,似乎再也难以重现当年的英雄本色。曾经发表过?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的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在中国的?文学评论?杂志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他曾经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研究开展前景作过这样的描述:“一、在新的全球化的文化中,文学在旧式意义上的作用越来越小。二、新的电子设备在文学研究内部引起了变革。三、旧的独立的民族文学研究正在逐渐被多语言的比较文学研究所取代。四、文化研究迅速兴起。〞(1)现在看来,他的预言已局部变成了现实。在?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文,米勒在依次论述了印刷技术以及电影、电视、和国际互联网这些电信技术对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写作的影响之后,认为“文学研究从来就没有正当时的时候,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2)

米勒的文章,在中国文艺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众多中国学人争相引用这位美国大师的名言,连电脑的智能拼音把“米勒〞写成“弥勒〞也成了“别有深意〞的文化趣事。但“米勒〞毕竟不是“弥勒〞,他充其量只是一个“外来的和尚〞。童庆炳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