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卷
历史试题(B)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使“乱臣贼子惧”的倾向凸显,如《春秋》中记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孔子以“克”字体现出正统当归属郑庄公,制服叛逆为“克”。《国语》等更是出现了“君子曰”的论史形式,如描写重耳逃亡过程,每遇事件,跟随臣子都会说出一番教诲之语。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史书()
A.关注深化儒学的哲理性 B.发扬了严谨的考据学风
C.重视恢复传统礼乐制度 D.凸显了朴素的经世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春秋》通过措辞传递政治伦理判断,使“乱臣贼子惧”的倾向凸显,这表明孔子的“春秋笔法”并非单纯记录史实,而是通过文字褒贬引导社会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现实干预意图。《国语》中描述了重耳流亡时,随行臣子的谏言不仅推动了事件情节,更借人物之口阐发治国道理,将历史事件转化为道德教材,通过历史叙事重塑现实政治规范,体现了“以史为鉴”的经世思维。春秋战国史书笔削褒贬和借史立论,本质上是在用历史服务现实政治,体现了朴素的经世色彩,D项正确;材料中虽有孔子对史事的评价,但未涉及深入探讨儒学的哲理性内容,排除A项;春秋战国史书重在价值评判,非考据实证,考据学兴起于清代,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虽部分涉及礼乐制度,但根本目的是“以史正今”,而非单纯复古,排除C项。故选D项。
2.东汉时期,三公“典天下岁尽集课事”,分职、分系统考课,如考核郡县长官政绩、核校武官军功等而尚书台享“覆案”之权,对结果进行复核,如大司空宋弘、司徒郭丹都因考课不实而被免职。这种制度设计反映出()
A.强化集权统治的政治考量 B.行政权与监察权一体化
C.机构沿革暴露出僵化特征 D.政府组织形态走向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三公原本是东汉的中枢机构,典天下考课之事,但尚书台又享有对考课结果的复核权,且能因考课不实而免职三公,这体现了对中枢权力的调整和制衡,削弱了三公的独立性,因此通过这种设计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对官僚体系的管理,A项正确;三公负责考课,尚书台负责复核,这主要体现的是不同机构之间的权力制衡和分工,并非行政权与监察权的结合。且三公的考课本身就是其行政职责的一部分,并非专门的监察机构,尚书台的复核不具备专门针对官员行为监督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它只是在政务处理过程中进行的一种审核,与监察权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和性质有所不同,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机构沿革的信息,也没有表明这种制度设计出现了僵化特征。相反,这种考课和复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制度的完善,排除C项;政府组织形态的成熟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判断,如机构设置的合理性、职能的完善性、权力运行的有效性等,而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权力的制衡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南北朝时期,“聘使”及朝贵经常借使节往来之际“营求私利以自润”,如《魏书》记载“国家有江南使至,多出内藏珍物”;《北齐书》载“魏、梁通和,要贵皆遣人随聘使交易”。这一现象体现出,当时()
A.南北政权的商事价值观趋近 B.官方交往蕴含经济利益诉求
C.营商特权为贵族阶层所垄断 D.文化交融是使者往来的前提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货币近“聘使”是南北政权间的官方外交行为,但权贵利用这一官方平台进行私人交易,甚至动用国家资源(如北魏“内藏珍物”),这说明官方交往的框架内实际承载了经济目的,既有国家层面的利益(如互通有无),也有个人私利(如权贵牟利),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使节的个人行为,未涉及南北政权对商业的官方态度,排除A项;材料中权贵通过使节交易属特权行为,但“垄断”需满足“排他性占有”条件,而材料未提及其他阶层是否被禁止参与商业活动,南北朝时期民间贸易仍存在(如边境互市),“垄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东北三省精准教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英语(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考试地理(A)(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考试物理(B)(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三模)历史(B)(原卷版).docx
-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原卷版).docx
-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原卷版).docx
-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原卷版).docx
-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
-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数学(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数学(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