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例如鲜红等。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它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用颜色纺锤体表示(见下页图)。垂直的轴代表明度的变化,轴的上端是白色,下端是黑色,中间是灰色。圆周代表各种不同的色调,依红、橙、黄……紫列。第31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从圆周到中心表示饱和度的变化,从圆周到中心饱和度降低。例如:很明或很暗的颜色(都是接近轴心)因而是比较不饱和的,只有中等明度的颜色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饱和第32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B、颜色混合颜色混合分两种: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加法过程)是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同时作用于眼睛,在视觉系统中的混合。例如,将700毫微米的光与570毫微米的光混合得到橙色光线。颜料的混合(减法过程)--95P图3—18如蓝颜料(反射蓝、绿,吸收红、橙、黄)与黄颜料(反射黄、绿,吸收红、蓝)相减后只有绿色颜料。第33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蓝黄橙红黄蓝蓝绿绿红绿红蓝色颜料黄色颜料(黄+蓝)绿色颜料图3--18颜料混合示意图第34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色光混合三定律互补律:每种光都有另一种同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的颜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如红与青、绿与紫、蓝与黄等。间色律:混合两种非补色,产生界于两者之间的颜色。如红+绿=黄;红+黄=橙;红+蓝=紫;蓝+绿=青。代替律:不同颜色混合后可以产生感觉上相似的颜色,可以相互代替。如黄+蓝=灰;(红+绿)+蓝=灰。第35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我们是如何辨别出各种不同的颜色的?杨-赫尔姆霍茨三色说(trichromatictheory)于19世纪初年提出并由赫尔姆霍茨加以发展。观点:在人的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感红、感绿和感蓝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中一个特殊波长的光波敏感。单一光出现,产生单一颜色;两色光,产生混色。四色说,拮抗说:1874年,德国的生理学家黑林提出的。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觉色素:白-黑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你死我活),黑林称之为异化(分解)和同化(合成)作用作用。(分解产生白、红、黄色;合成产生黑、绿、蓝色)现代神经生理学观点:视网膜感光过程按三色说原理;视觉通路按四色说第36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d、色觉缺陷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色弱就是对某种颜色感受性的降低。例如,在用红色与绿色的波长来匹配黄色时,有些人需要更多的红色,有些人需要更多的绿色,前者叫甲型色弱,后者叫乙型色弱。色弱患者在男人中占6%,是一种常见的色觉缺陷,女性色弱较少。——色盲,可分全色盲和局部色盲两类。患全色盲的人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患局部色盲的人还有某些颜色经验,但他们经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得多。例如红-绿色盲看不见红光和绿光。第37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8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视觉中的空间因素①视觉对比: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说明:物体的明度不仅取决于物体的照明和反射系数,还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明暗对比物体的明度不仅取决于物体的照明和反射系数,还受周围环境的的影响。颜色对比指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的方向变化。如灰色纸片放在黄背景下,显蓝;放蓝背景下,显黄。第39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0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②边界突出与马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