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1~3:CCB6~7:CB10:CFH11~12:AC15.D18.A

一、现代文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21分)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是马克思斗争的真正目的”曲解文意,原文第六段的表述是“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并非“是马克思斗争的真正目的”。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C项“夸张手法”错,说马克思“未必有一个私敌”是事实,不是夸张。

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及写法的能力。B项“与燕妮结婚,不久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错,原文提到是在报纸被普鲁士政府查封后结婚的。

4.①在欧洲各组织中的工作;②最早的编辑报纸的工作;③创立国际工人协会的工作。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概括出最早的编辑报纸的工作;结合“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概括出在欧洲各组织中的工作;结合“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概括出创立国际工人协会的工作。

5.①看到了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烟消云散,听到了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传播,②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③看到了德国工人阶级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有关“补偿”的内容在材料二的第五段,注意结合“她生前终于看到……她生前终于听到……她生前终于看到……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等内容进行概括表述。

(二)现代文阅读Ⅱ(18分)

6.C【解析】C项“目的是表现他有迷信思想”错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李老三对妻子去世的悲痛与不舍。

7.B【解析】B项,李老三进场时面对服务员的询问只是笑笑没吭声,不是因为沉浸在即将看到《柴房会》的激动情绪中无暇回答,而是因为他心中思念着妻子。他带着两张票,其中一张票是给妻子的,对于服务员的询问,他不知如何回答,是一种情感上的复杂和难以言说,而不是无暇回答。

8.①表现夫妻志同道合,情感深厚。②推动小说情节发展。③增强文化韵味。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9.①互衬,戏外李老三痴迷戏曲衬托戏中李老三表演精彩,戏中李老三善良高义衬托戏外李老三有情有义。②双线交织,既丰富小说情节内容,又凸显小说歌颂情义的主题。③揭示人物性格的成因,戏中李老三影响着戏外李老三个性品格的形成。④戏中李老三寄寓着戏外李老三的感情。

(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10.CFH【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只凭原则照实处理,人人都心悦诚服。“征”作“习法”的主语,主谓宾结构,单独成句,故C处断句;“大体”作“存”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故F处断句;“人人”作“悦服”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句,主语前断句,故H处断句。

1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项“帝王秋天出巡为‘游’,春天出巡为‘豫’”错,应是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

1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项“一度看破红尘,选择入观为道”错,原文为“诡为道士”,假托出家做道士,不是“看破红尘”。

13.(1)选拔有才能的人来任用,挑选好的意见来听从,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全部的力量。(“简”,选拔;“善”,好的意见;“从”,听从。)

(2)进献忠诚的劝告,纠正朕的过错,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只有魏征一人而已。(“纳”,进献;“正”,纠正;“违”,过错。)

14.①魏征家里原无正寝,太宗为其建构以后,赐给了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魏征的意愿。②皇帝要厚葬魏征,他的妻子认为仪仗器物太多,不合魏征的本意。(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身为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见到自己贪图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警诫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