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海默立克急救法急救操作指南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标准操作步骤分解01急救原理与适应症03特殊群体操作差异04并发症预防措施05配套急救流程06培训考核体系
急救原理与适应症01
气道梗阻发生机制呼吸道受压颈部血肿、肿瘤、颈椎骨折等压迫气管,使呼吸道变窄或闭塞。03食物、呕吐物、血液、痰液等阻塞气道,使气流严重受阻。02异物阻塞气道喉头痉挛引起的气道梗阻异物、炎症、水肿等刺激喉部,引起喉头痉挛,导致呼吸道狭窄或闭塞。01
适用人群判断标准适用于因喉部异物、昏迷、醉酒等原因导致的急性气道梗阻。成人尤其适用于因误吸、喉部感染、喉痉挛等引起的急性呼吸困难。儿童在孕晚期,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膈肌和胸腔,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可考虑使用此方法。孕妇
禁忌情形识别要点心跳停止或即将停止者禁用对于已经失去意识、心跳停止或即将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而非海默立克急救法。意识清醒且能自主呼吸者慎用胸部外伤或疾病患者禁用对于意识清醒且能自主呼吸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此方法,以免误吸或造成二次伤害。对于胸部有外伤或疾病的患者,如肋骨骨折、血气胸等,禁止使用此方法,以免加重病情。123
标准操作步骤分解02
施救者站位规范站在患者身后施救者需站在患者身后,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以便保持稳定。01双手环绕患者腰部施救者双手环绕患者腰部,并找到患者腹部中间位置。02准备冲击施救者身体略微前倾,准备进行腹部冲击。03
腹部冲击手法演示拳头握紧快速用力放置位置重复冲击用一只手握紧拳头,拇指侧紧贴腹部。将握紧的拳头放置于患者腹部中间,即肚脐上方、胸骨下方的位置。迅速向上、向内用力挤压患者腹部,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若一次冲击未能使异物排出,可重复进行,直至异物被挤出或患者失去反应。
五次循环操作流程观察患者反应重复操作呼叫急救服务谨慎终止在进行每次冲击后,都要观察患者的反应,检查异物是否已被排出。若异物未被排出,则继续进行下一次冲击,直至完成五次循环。若五次循环后异物仍未排出,应立即呼叫急救服务,并在等待救援时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在急救过程中,若患者失去反应或开始呼吸微弱,应立即停止腹部冲击,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特殊群体操作差异03
孕妇及肥胖者调整法孕妇可采用半卧位或侧卧位,以避免胎儿受压,同时确保施救者能够顺利到达孕妇胸腹部进行冲击。孕妇操作时的姿势调整肥胖者由于腹部脂肪较厚,需适当增加冲击力度,并尽量向腹部深处用力,以达到有效冲击的效果。肥胖者的冲击力度在进行冲击时,孕妇及肥胖者需保持正常呼吸,避免因呼吸不畅而影响急救效果。孕妇及肥胖者的呼吸配合
对于婴幼儿,可将其脸朝下躺在施救者前臂上,头低脚高,施救者用另一只手掌根部在婴幼儿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击5次,以尝试排出异物。婴幼儿操作要点婴幼儿的拍背法若拍背法无效,可立即转为胸部按压法,将婴幼儿脸朝上躺在施救者大腿上,用中指和食指在胸骨下部(乳头连线正下方)快速按压5次,以产生足够的冲击力来排出异物。婴幼儿的胸部按压法在急救过程中,需随时观察婴幼儿的生命体征和反应,避免过度用力或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要确保婴幼儿呼吸道畅通,以便异物顺利排出。婴幼儿急救的注意事项
自救时的变通方法利用桌椅等家具自救自救时的呼吸配合利用拳头自救当独自一人且无法站立时,可利用椅子、桌子等家具作为支撑,采用腹部冲击法进行自救。将上腹部靠在桌边、椅背等坚硬处,用力向下压,以尝试将异物排出。当身边无家具等可利用物品时,可尝试用自己的拳头在腹部上方快速、有力地向上顶压,以产生足够的冲击力来排出异物。此方法适用于异物位置较深且呼吸受阻严重的情况。在进行自救时,需保持冷静,尽量放松呼吸,避免因呼吸不畅而影响急救效果。同时,要密切关注自己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及时调整自救方法。
并发症预防措施04
脏器损伤风险控制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在实施海默立克急救法时,必须准确掌握冲击部位和力度,避免损伤患者脏器。01冲击力度适中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和病情,调整冲击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脏器损伤。02避免重复冲击如果一次冲击未能将异物排出,应暂停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第二次冲击,避免连续冲击导致脏器损伤。03
误吸防范策略在实施急救前,必须明确患者喉部或气道内存在异物,避免将呕吐物、血液等误吸。正确识别异物在急救过程中,始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因呕吐、分泌物等导致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头部低垂、侧卧位等,有助于异物排出。采取适当体位
术后观察指标在急救操作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生命体征监测呼吸状况观察并发症监测重点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等,以判断异物是否完全排出。在急救操作后,还需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脏器损伤、误吸等并发症,以便及时采取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