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编程基础-C语言》课程教学计划.docx

计算机编程基础-C语言》课程教学计划.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编程基础-C语言》课程教学计划

教材: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编程基础-C语言》(主编:薛尚青)

适用对象: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

学期安排:总20周(含2周考试及假期),实际授课18周,每周3课时,共54课时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C语言核心语法、程序结构、数据类型、流程控制、函数、数组、指针、文件操作等模块知识。

能力目标:能独立编写、调试中等复杂度C语言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如简单管理系统、数值计算等)。

素养目标:培养规范编码习惯、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材模块与课时分配

教材共分9个模块,结合学期时间安排如下:

模块名称

课时分配

教学目标与内容

模块1:C语言概述与环境搭建

3课时

了解C语言特点、应用场景;安装开发工具(如Dev-C++);掌握程序编译运行流程。

模块2:数据类型与运算符

6课时

掌握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定义、算术/关系/逻辑运算符;练习简单计算程序(如BMI计算)。

模块3:流程控制语句

9课时

熟练运用if-else、switch、for、while、do-while;编写分支与循环程序(如成绩评级、累加求和)。

模块4:数组与字符串

6课时

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定义与遍历;字符串处理函数应用(如统计字符、字符串排序)。

模块5:函数与模块化设计

6课时

函数定义与调用、参数传递(值传递/地址传递);编写模块化程序(如计算器功能拆分)。

模块6:指针与内存管理

9课时

指针概念、指针与数组关系;动态内存分配(malloc/free);练习指针操作(如数组逆序)。

模块7:结构体与文件操作

6课时

结构体定义与使用;文件读写(fopen/fclose/fprintf/fscanf);实现数据存储(如学生信息存档)。

模块8:综合案例实战

6课时

分组完成综合项目(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涵盖菜单设计、数据增删改查、文件存储。

模块9:复习与应试训练

3课时

梳理全书重点,讲解考试题型;模拟上机考试与笔试真题训练。

三、周次安排表(18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第1周

模块1:C语言概述与环境搭建

1.C语言简介与开发工具安装;

2.编写第一个程序(HelloWorld);

3.调试与运行常见问题解决。

第2-3周

模块2:数据类型与运算符

1.基本数据类型与变量;

2.运算符优先级与表达式计算;

3.综合练习(如单位换算程序)。

第4-6周

模块3:流程控制语句

1.分支语句(if-else、switch);

2.循环语句(for、while);

3.嵌套循环与综合案例(如九九乘法表)。

第7周

模块4:数组与字符串(上)

1.一维数组定义与遍历;

2.数组应用(求最大值、排序);

3.字符串输入输出与长度计算。

第8周

模块4:数组与字符串(下)

1.二维数组应用(矩阵运算);

2.字符串处理函数(strcpy、strcat);

3.综合练习(密码验证程序)。

第9周

模块5:函数与模块化设计(上)

1.函数定义与调用;

2.参数传递与返回值;

3.递归函数(如阶乘计算)。

第10周

模块5:函数与模块化设计(下)

1.函数库的使用(如数学函数);

2.多文件编程;

3.综合案例(如计算器功能拆分)。

第11-12周

模块6:指针与内存管理(上)

1.指针基础与指针运算;

2.指针与数组结合;

3.动态内存分配(malloc/free)。

第13周

模块6:指针与内存管理(下)

1.指针与字符串操作;

2.指针与函数参数;

3.综合案例(动态数组管理)。

第14周

模块7:结构体与文件操作(上)

1.结构体定义与初始化;

2.结构体数组应用;

3.文件打开与关闭。

第15周

模块7:结构体与文件操作(下)

1.文件读写操作(文本/二进制文件);

2.结构体数据存储;

3.综合案例(通讯录存档)。

第16-17周

模块8:综合案例实战

1.项目需求分析与设计;

2.分模块编码实现;

3.调试与优化(分组合作)。

第18周

模块9:复习与应试训练

1.知识框架梳理;

2.模拟考试(笔试+上机);

3.高频错题讲解。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每节课围绕1-2个编程任务展开(如“计算器”“成绩统计”)。

分层教学:基础题(60%)+提高题(30%)+挑战题(10%),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项目实践:通过分组项目(如“学生管理系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实验报告。

项目实践(20%):项目完成度、代码规范、答辩表现。

期末考试(50%):笔试(40%,选择题、程序填空、编程题)+上机考试(60%,编写完整程序

文档评论(0)

风轻云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