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5页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
一、发酵工程
1、发酵概念: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2、传统发酵技术概念: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留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其特点及主要食品: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主要食品有腐乳、酱、酱油、醋、泡菜和豆豉。
3、传统发酵食品制作所利用的微生物
食品名称
葡萄酒
葡萄醋
腐乳
酸奶
常用菌种分类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主要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制作原理
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
当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则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毛霉能够产生
蛋白酶核脂肪酶水解蛋白质和脂肪
无氧呼吸
产生乳酸
发酵条件控制
温度
18-30℃
30~35℃
15~18℃
室温
氧气
前期需氧
后期无氧
全过程需氧
全过程需氧
全过程无氧
问题探究
问题一: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上升后下降。
问题二:果酒搁置时间过久会有酸味,而且表面常有一层菌膜,是由于
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
4、制作泡菜
5、制作果酒和果醋
6、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1)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需求。
(2)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①无菌技术主要包括: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②消毒:杀死大部分微生物,包括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③灭菌:杀死全部微生物及孢子,包括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
(3)微生物的纯培养: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其方法步骤:①配制培养基②灭菌③倒平板④接种⑤分离⑥培养。
(4)接种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穿刺接种法、斜面接种法。
平板划线法的操作步骤:
①接种环的灼烧:
a.第一次划线前:杀死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避免污染培养物。
b.每次划线前:杀死残留菌种,保证每次划线菌种来自上次划线末端。
c.划线结束后:杀死残留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②灼烧接种之后,要冷却后再进行操作,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③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④划线用力要大小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划破培养基。
(5)微生物的选择培养
例: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
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合成脲酶,该酶能催化尿素分解产生NH3,以此作为细菌生长的氮源。要将土壤稀释液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出来,培养基的配方设计思路是培养基中除含有细菌必需的碳源、水、无机盐外,只含有尿素一种氮源。
(6)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
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庞大,要想得到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纯培养物,必须要对土样进行充分稀释,然后再将菌液涂布到制备好的选择培养基上,操作过程如下:
采集土样→将10g土样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取1mL上清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等比稀释→取0.1mL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将涂布器放在火焰上灼烧,待酒精燃尽、涂布器冷却后,再进行涂布→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涂布的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后,将平板倒置,放入30~37℃的恒温箱中培养1~2d。
(7)微生物的数量测定
A、稀释涂布平板法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②注意问题: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B、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①方法:利用特定的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②注意问题:统计的结果一般是活菌数和死菌数的总和。
7、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