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论卡夫卡小说的表达艺术
【摘要】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的出人意料的情节铺展与荒诞离奇的场景描写以及冷峻而滑稽的文字,常常流露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才能。卡夫卡的叙事具有耐人寻味的两面性,本文对其小说中的叙事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一方面他描绘出黯淡、残酷、荒诞的世界景观,辐射出痛苦、惶恐、焦虑、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冷嘲、怪诞和滑稽的情绪。
【关键词】卡夫卡;表达艺术;真实;荒诞
【正文】卡夫卡作为奥地利作家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卡夫卡的犹太血统、不幸的童年、狭窄的视野、深刻的思想影响着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格,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卡夫卡的作品不从属于任何主义,但他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在后现代主义中可找到他的作品的影子,同时他的作品又具有不确定性,延展性很强,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卡夫卡。”卡夫卡写作是把他的哲学意蕴渗入到了作品,而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正好完美的体现了他的意图,独特的叙事风格也加重了作品的深邃,两者相得益彰。
在现代西方文学中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是西方现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是把文学创作与人生体验密切结合于一体的少数作家中的一个。可以说,他从来没有把文学当作文学来做,而是把它当作自己体验人生、思考人生的表达方式。这是卡夫卡小说独特的魅力,与卡夫卡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密切相关。卡夫卡文学成就主要是通过自己不断探索的创作实践取得的。他没有,也不想建立什么理论体系,甚至于连一篇像样的有关论文也没有写过。但从他的日记、书信、札记和谈话中可零零散散地见到他的一些想法,虽不系统,但其基本倾向是明显的。那就是弃摹写,重表现。他反对传统的艺术法则,摒弃写实主义的方法,主张通过自我来再造世界。他把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从客观转向主观,从外部转向内心,把创作当作内在的需要。他觉得心中有个“庞大的世界”急欲“撕裂”,只有创作才能使他一吐为快。他在日记中谈到写作《诉讼》的时候说“一切出于我表达个人内心生活的愿望”。他的许多作品也确实都是出自内心,一气呵成的他的作品之所以感人,显然与他“发自内心”有很大关系。
卡夫卡小说的独特魅力,还在于他通过梦幻般的奇特想象,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奇异而荒谬的世界,一个拖沓纷杂的、障碍重重的、滑稽可笑的、荒诞不经的世界,一个对我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它让我们从惊异到惊醒,让我们深切地体察到人类真实的生存处境。卡夫卡是一位叙而不议的小说家,也是一位用形象思维表达理念的哲学家,他从不采用理论的、逻辑的表达方式,所以他的思想总给人难以捉摸之感。尽管卡夫卡创作的主题是沉重的,气氛是压抑的,基调是灰暗的,但是在他的出人意料的情节铺展与荒诞离奇的场景描写以及冷峻而滑稽的文字中,常常流露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才能。因此,卡夫卡的叙事具有耐人寻味的两面性:一方面他描绘出黯淡、残酷、荒诞的世界景观,辐射出痛苦、惶恐、焦虑、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冷嘲、怪诞和滑稽的情绪。
真实的荒诞与神秘的象征
人们常常把卡夫卡的作品说成是一个个象征性的寓言。这话不假,象征是卡夫卡使用得最多、也是最成功的手法之一,这种象征是“卡夫卡式”的,它传达的意蕴既非不可理喻、晦涩难懂,又非意旨鲜明、一目了然,从而给人以一种神秘的印象。在卡夫卡创造的非现实的世界里,人和物尽管被描绘得细腻而平常,但都是抽象化的,或者说是“物质化”的抽象概念,失去了固有的本质,成为某种隐喻象征。评论界有人认为《城堡》里的衙门和《审判》里的法庭都是奥匈帝国国家机器的写照,是对官僚制度的讽刺。这种解释并不符合卡夫卡创作的本意,实际上这些形象只不过是奥匈帝国的现实提供给卡夫卡的“外在标记”而已,仅仅是一定的象征物。作家企图从中挖掘人生状态的普遍意义,而完全无意于描绘具体的社会现象。象征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在现实主义作家那里,其外在标记和内在含义,即喻体和喻本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象征的外在标记又不单纯是某种概念的符号,而是从现实中提炼的完整的艺术形象,除了某种寓意之外,还可以独立地揭示某种现实。而卡夫卡则与现实主义作家不同,对于他来说,外在标记仅仅是某种符号,本身并没有意义,因此,跟许多象征派作家一样,他常常泯灭了象征中的外在标记与内在含义之间的辩证关系,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如他想要表现人的孤独感,并不直接描写这种情绪及其种种表现,而是改变主人公的形体,使他与外界完全隔绝。比如《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以后,遭到家人的厌恶,被所有人唾弃,最后悲惨死去。卡夫卡使人变形,就斩断了他与社会、家庭的一切联系,突出地表现了他的孤独感。这个甲虫人只能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象征性符号,象征着一种可怕的孤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以后,具有一系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 《高质量数据集 建设指南》技术文件征求意见稿.pdf VIP
- 大学校园网有线无线综合运营方案技术建议书.doc VIP
-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教案 项目四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docx VIP
- 20G908-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预防措施(混凝土结构工程) .docx VIP
- 《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护理规范》(TCRHA 072-2024).pdf VIP
- 美集团职位管理手册全.docx VIP
- 《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知识培训.pptx VIP
- 大学英语四级690个高频词汇(全).doc VIP
- 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嘉闵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培训体系构建与培训管理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