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5)货币与赋税制度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记载,战国时期“周室既微”,各诸侯国货币形态各异,如:晋赵用“布币仿农具”,齐燕行“刀币取渔猎意象”,秦以圜钱象征“天圆地方”,楚以蚁鼻钱“承贝币传统”。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A.区域物产差异推动货币材质革新 B.手工业技术发展促进货币多样化
C.政治分裂强化经济制度地域特性 D.商贾阶层崛起倒逼货币形制改革
2.出土秦简《金布律》中规定:十月的户赋应在十二月的月初缴纳;五月的赋税需在六月的月中缴纳,如果户赋没有按时缴纳而选择用钱来抵,则需缴纳一定数量的钱作为滞纳金。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人身依附关系较重 B.社会治理注重时效
C.经济立法十分严苛 D.赋税货币化程度高
3.如表信息反映出,两汉时期的赋税制度()
史料
史料出处
“田虽三十而以顷亩(相当于一亩)出税”
《盐铁论》(西汉)
“租税之法,皆依田亩”
《汉书》
“每于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瘠,差为三品,专立文簿,藏之乡县”
《后汉书》
A.形成了完善的土地评估体系 B.以人丁为主要的征税标准
C.以土地作为收税的重要依据 D.体现轻徭薄赋的税收思想
4.两税法实行以前,唐代赋税征收以“丁身为本”,全国各州府税率基本一致。两税法实行以后,其税额按照各州府“据旧征税数”的原则摊派给当地民户,各州府税率差异较大。据此推知,两税法的实施客观上()
A.加重了民众的经济负担 B.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C.加速了社会人口的流动 D.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下表为宋代主要纸币对比表。
纸币类型
最大量级
最小量级
最长展界
主要流通范围
流通时长
交子
百万贯(铁钱)
百万贯(铁钱)
6年
川陕
84年
钱引
千万贯(铁钱)
百万贯(铁钱)
10年
川陕
146年
会子
亿万缗(铜钱)
千万缗(铜钱)
30年
东南
80年
这可以用于说明宋代()
A.重农抑商政策持续松动 B.货币职能实现形式多样化
C.社会经济转型趋势明显 D.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态势
6.宋代户籍制度中的主客户以有无常产、是否承担国家税役负担为划分依据。乡村主户又根据土地、财产等物力的多寡划分为五等,三等以上的富裕户占主户10%左右。客户比例大约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此现象()
A.促成土地租佃制产生 B.加重了客户的赋税负担
C.加剧当时社会的动荡 D.促进了乡村社会的流动
7.明朝官员由于俸禄低,会“令随从皂隶,不愿应当者,每月办柴薪银一两”,后逐步合法化。据统计,宣德年间仅柴薪银收入一项就达256万两,是金花银的2.5倍。这一现象()
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B.标志人头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C.解决了政治腐败问题 D.有利于推动明代财政的货币化
8.明代东南地区四县役银分摊表
年份
地区
赋役总额(两)
役银分摊前
役银分摊后
丁银(两)
田赋(两)
丁银(两)
田赋(两)
1572
福建漳平
9932
6747
3185
2189
7743
1582
浙江开化
22456
12648
9808
3457
18999
1585
广东顺德
34580
16628
17952
5304
29276
1621
南直隶歙县
48609
23669
24940
7657
40952
据上表可知,役银分摊的做法()
A.增加了人丁税额 B.有利于人口的增长
C.制约了商业发展 D.强化人身依附关系
9.康熙五十一年,颁布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于雍正二年为始,(直隶省)将丁银均摊地粮之内,造册徵(征)收”。至雍正七年,全国14个省份陆续效仿推行。这一系列变化说明()
A.政府加强对户籍的管理,便于赋役征发
B.赋税由征收粮食布帛开始变为征收银两
C.资产作为征税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D.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10.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并在各大省、重要商埠先后设立分行。其招商资本额实收350万两,其中官股100万两。银行设有洋大班(经理职)和华大班,洋账房和华账房,还发行了银圆票和银两票,“至此中国始见本国纸币与外商银行之纸币分庭抗礼”。这体现了()
A.国家货币主权的收回 B.列强资本输出的发展
C.国内市场的整合统一 D.金融行业的近代转型
11.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签订,随后,意大利、英国、法国也与中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但这些条约都规定“对于一切关税问题及事项,此缔约国在彼缔约国领土内享受之待遇,不得次于任何他国享受之待遇”。由此可推知()
A.“改订新约”运动取得最终胜利 B.中外贸易实现平等化
C.关税自主权的实现仍存较大障碍 D.不平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政治制度——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2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23)法律与教化——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2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26)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27)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32)医疗与公共卫生——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3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34)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35)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36)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37)战争与文化交锋——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38)文化的传承与保护——202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含解析).docx
- 11.2 《与妻书》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