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田家炳实验中学(临泉县教师进修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VIP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田家炳实验中学(临泉县教师进修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6月试卷

(150分钟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古代诗坛,山水诗的创作有一个发展过程。汉代以前,很少有诗人以山川风物为创

作题材,这和农业生产力尚处于低下阶段有关。汉末,曹操横槊赋诗,写下了“东临碣石,以

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等千古名句。这类好诗好句在当时如凤毛麟角。山川景物,

异彩纷呈,往往能触动诗人的心扉。然而,不但把山水视为衬托诗人心情的背景,而且把它

视为创作题材的主体,这种做法直到魏晋时期才成为诗坛的一股潮流。刘勰在《文心雕

龙·明诗》中指出:“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魏晋之世以山川景物为题

旨的诗歌仍未臻成熟,描绘景物往往罗列成堆,没有多少意思。即便有个别佳句,也只给人

们留下一些印象而已。直到唐代,山水诗,特别是描写大山大河的诗歌,在诗坛上才趋于成

熟,并迅速达到了卓越之境,可谓“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诗人们所取得

的成就和创作经验,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吸取、承传和发展。

在传统诗坛,诗人描绘祖国的大江大山,注重表达它们的特色和气势。如陆游说“三万

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区区十四个字,便高度概括了中华大地的豪壮之势。李白写

黄河上游,则着重表现它飞动的气势,“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让人目眩

神摇,真切感受到黄河一往无前、势不可当的威力。

怎样才能观察并且捕捉到不同山川的特色?这里涉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

如李白到庐山游览,山上景色幽奇,可以描写的地方很多,其中以瀑布最为奇特。李白抓住

香炉峰的瀑布奇景,以它来表现庐山的特有风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把庐山瀑布写得壮观奇幻,真切表现出香炉峰的气

势和神韵。而香炉峰瀑布的奇,也让人感受到庐山独具的特色。直至今日,凡是到庐山游

览的人,都会记起李白这首畅咏庐山瀑布的诗,从而进一步感受这山的神采。

山川风物呈现的景色与神采,是通过作为审美主体的诗人传达到读者面前的。换言之,

大山大河的形象,必然刺激诗人的思想感情,“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于是,审美客体之“神”,

与审美主体之“神”相融合,这才通过文字符号,把山川的意境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优秀

诗人笔下的自然风物形象,往往是他内心世界的投影,他们对大山大河的描写,不仅能加倍

显现原型之美与造物之神,更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寓,呈现为情景交融的佳作。如李白写

的庐山瀑布,和他豪放不羁、爽朗浪漫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李白性嗜酒,志不拘检”“视尘中

屑屑米粒,虫睫纷扰”。他以广阔的胸襟和眼界去观察庐山瀑布时,便把胸中的豪壮之气与

山河连为一体。他写其他大山大河的气势,也无不如此。

传统的优秀诗篇,往往以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来表现祖国山河壮阔的气象。如王维的

《汉江临泛》,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描写襄阳汉江一带的山川浩渺的景象。

江流与山色属实写,至于长江如何奔流在天地之外,山色如何掩映在云雾之中,则是诗人以

虚笼之笔留下一片空白,有意识地引导读者通过想象领悟山川的壮阔。此外,李白“山随平

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孟浩然“气蒸

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等名句,都是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启发读者从诗句中“看”到山川形胜

的神采。

(摘编自黄天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浅谈传统诗词对祖国大山大河的描写》)

材料二:

天山是唐代丝路诗歌中最常出现的自然地貌景观,这与丝路西域段的交通情况有关。

唐代丝绸之路西域段按方位划分,可以分为南道、中道和北道,其中南道和中道由于毗邻

塔里木沙漠很难通行,因此北道就成为主干道。北道沿线所经城市有西州、轮台、碎叶等,

几乎完全紧贴天山北麓。这导致在北道行进的诗人们几乎时刻都能看到天山,天山也就成

为这些诗人笔下西域的象征。不仅亲历西域的诗人们多有描写天山的作品,就连很多没有

见过天山的诗人也写下了不少与天山相关的诗歌: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征兵。(杨师道《陇

头水》)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杨诗作于初唐,杜诗

作于盛唐,且两人均没有见过天山,但在诗歌中却不约而同地将天山作为西域的象征,成为

与“汉地”“汉宫”对照的标志,天山这一自然景观在唐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而在这些诗

歌中,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试卷课件免费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