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docx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

【乙】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节选自《列子·汤问》)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怒而飞????怒:

(2)去以六月息也???去:

(3)伯益知而名之???名:

(4)夷坚闻而志之???志:

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广数千里

B大禹行而见之??怒而飞

C鹏之徙于南冥也??翼若垂天之云

D其正色邪???其真无马邪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鹏,分别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文中引用《齐谐》之言与【乙】文中写大禹、伯益、夷坚等人的做法分别有何妙处?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鹏”这个形象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请你写出几个(句)关于大鹏的成语和诗句。

答案:

1.(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离开(3)命名(4)记载

2.D

3.(1)(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2)(那里)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翅膀张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它的身体也与之相称。

4.【甲】文中的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乙】文中的鹏体形硕大。

5.【甲】文中引用《齐谐》中的话,对鹏迁徙南海的场景作进一步的补充和描绘,丰富了“鹏”的形象;【乙】文中大禹见之、伯益名之、夷坚志之的做法循序渐进,增加了“鲲”“鹏”的真实性。

6.鹏程万里鲲鹏展翅?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九万里风鹏正举

【参考译文】

【乙】终北国的北方有个溟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其中有鱼,它体宽几千里,体长与之相称,名叫鲲。(那里)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翅膀张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它的身体也与之相称。世间的人们难道知道这种东西吗?大禹巡游时看到它,伯益知道了,就给它取了名字,夷坚听说了,就将它记载下来。

(二)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怎么。

1、给乙文的句子断句(划三处)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③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④非问无以广识

⑤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甲】论述了????????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观点;选文【乙】论述了???????的关系,得出了???????的观点。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1.①美味的②方法???③勉励自己?⑤增加⑥有时

2.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3.①略.②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4.教与学??学与问???君子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