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验研究现代园艺2024年第6期
龙脊金坑梯田景区景观格局的美学特征分析
,
梁景慧粟巧兰
(贺州学院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广西贺州542899)
摘要院以地处三江流域山地和南岭山地过渡地带的金坑梯田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欧空局发布的哨兵2号(S2)遥感影像及金坑
梯田景区DEM地形数据为数据源,应用FragstatsS4.2生态学参数计算软件计算景区内各种斑块的景观指数,并分析了景观类型的平
。结果表明,(,
面、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景观指数的关系1)森林在所有斑块类型中的占比最高其面积占比将近达到斑块总面积的50%;
(2)建设用地斑块具有斑块数目多、面积小、密度大的分布特征,组团式地镶嵌在梯田斑块中;(3)旱地斑块在所有斑块类型里的数量最
,一般分布在各;(,梯田斑块
少、面积最小且最为分散家各户的房前屋后,镶嵌在各个村寨内4)在所有景观斑块中的面积比重一较大,具
、聚集度大的特点,;(
有斑块面积小、间距小、形状规则是形成梯田形式美和规模美的重要原因5)梯田和建设用地镶嵌在森林中的布局
;(,森林、梯林中有田,田中有寨,和谐共生”
形式是造就景观和谐美的重要因素6)在垂直分布上田、村寨的梯度分异明显,形成了“的水
土保持模式和人居生态智慧,是传承至今的中国古代用水智慧和农耕文明的重要遗产。
关键词景观指数;美学特征
龙脊梯田;景观格局;
院
金坑梯田位于广西桂林市龙胜县和平乡东北部的随山地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因此,在不同海拔高度上
崇山峻岭中,以其优美的梯田线条闻名于中外。由于梯的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异性。
田以因地制宜的原则依山而建,这些梯田的面积较小,金坑梯田景区东毗江柳村,西接潘内村,北靠小寨
大的不超过667m2,小的仅能插下数行禾苗,俗称“青蛙南、田头寨、新寨、大毛界
村,邻中六村。下辖大寨、壮界
”。,包含千层天梯、西
一跳三块田1000多年来,经历了数代瑶族同胞的努5个自然屯,是一个典型的红瑶村落
,。。景区面积
力金坑梯田形成了如今的壮丽景观2018年,包括金山韶乐、金佛顶、七星追月等著名景点
坑梯田在内的龙脊梯田作为我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525.489hm2,其中梯田面积222.62hm,境内海拔2
统的典型代表,以其特色的水土保持技术、绝美壮丽的773~1371m,坡度0~35°,溪流2条,自西北向东南汇
梯田景观、多样的稻作文化遗存与民族风情,被联合国入大寨河[6]。
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人类生态文明
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通过梳理WOS和CNKI数据库梯田景观文献可
知,国内外对梯田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
内外的学者对于梯田景观的研究主要围绕景观价值评
价[1][2][3][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