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xVIP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

1.背诵《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能说出《古诗三首》中诗句的意思和它们所表达的感情。

3.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4.能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5.人物描写方法是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1)写出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描写方法;(2)根据所给的描写方法来描写人物形象。

一、基础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渭城(wēiwèi)土匪(fēifěi)堪称(kānkàn)

筹集(cóuchóu)镯子(zuózhuó)奔赴(fùfú)

2.读拼音,写词语。

(1)张阿姨的私人zhěnsuǒ,就开在市区mótiān大楼的旁边。

(2)故乡那zhǎnxīn的面貌,爷爷那cíxiáng的容颜,时刻都会出现在我的脑海。

(3)máozédōng主席不gǎo任何tèshū,送儿子去农村duànliàn,去bēnfù朝鲜战场。

3.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A.磨穿B.穿越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A.国王的老师B.南宋朝廷的军队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海在书法比赛中得了一等奖,回到学校后,遭到了同学们的狂轰滥炸。

B.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哺哺着。

C.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D.她自我安慰道:“失败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4)下列对“清贫”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指革命者生活清寒贫苦而廉洁守节。

B.指穷困潦倒的生活,方志敏的“传世宝”就是几套旧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C.指洁白朴素的生活,这是革命者能战胜困难的关键。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不禁()()持()苟舍()为()

()然起()()如雨()()声不()

(1)方志敏奉“(),()”为准则,经手的款项有数百万元之多,自己却没有一点积蓄,在被捕时敌人也没从他身上搜出钱。

(2)他(),闷头吃着,仿佛桌上的饭菜都一个味儿。

(3)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地楠楠着。

二、积累运用

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改为肯定句)

(2)我恐惧地畏缩着,周围的一切仿佛都要把我吞啦掉,迎面是无尽的黑暗。(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并照样子写一写)

表现害羞时的心理:

表现难过时的心理:

(3)“毛主席聽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是对毛主席的描写,这一连串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他此时仍然沉浸在中;另一方面表现了他抉择的艰难。

2.选择正确的答案。

(1)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革裹尸”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B.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已经不重要了,即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C.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博大胸襟。

(2)对下列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这两句古诗中可以感受到战争的艰苦、激烈。“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0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