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

周公曰:“尊尊亲亲。”

太公曰:“鲁从此弱矣。”

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

太公曰:“举贤而尚功。”

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

——《淮南子·齐俗训》;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

选拔与管理;【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高考链接】;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走向公平;2.春秋战国:;3.秦朝:;材料:武帝时“吏多军功”的局面已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开始推广行“以儒取仕”的察举制。

——王震亚《论汉代的察举制度》;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走向公平;材料:东汉中后期,由于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察举选官名实不符,很难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同时,汉末以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背井离乡,“人士流移,考详无地”,难以掌握士人的真实情况,使察举制无法实施。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上册)》;(1)隋唐:科举制的产生;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1)隋唐:科举制的产生;①确立三级考试制度,有地方选拔的“乡试”、全国性选拔的“省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②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2)宋朝:发展完善;思考: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3)元朝:;(3)元朝:;2.南北卷制度;科举制;朝代;1.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

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上计制;2.魏晋南北朝;考察的对象是所有官吏,重点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5.明清;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评价;朝代;1.秦汉;汉承秦制,中央仍设置御史大夫,而在地方实现刺史制度。;2.隋唐;3.宋代;4.元朝;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明朝监察组织的基本模式;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朝代;2.据下图可知,汉唐时期

A.纳入巡视对象的官员群体不断扩大

B.监察机构的职责限于巡视地方官吏

C.地方行政权力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D.决策、执行、监察的权力系统已确立;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