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一、王室衰微
1.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其前期为
春秋时期,后期为战国时期。
2.王室衰微
(1)原因:西周时期的各项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遭到瓦
解。
(2)表现: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区域缩小,逐渐失去对诸侯国的控制;
诸侯国日益强大,各自为政,不再定期朝觐天子和向周王室缴纳贡赋,
导致周王室财政入不敷出,困难重重。
(3)影响:周王室地位不断下降,大国诸侯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
响。(课本P29图《春秋时期郑国九鼎八簋》)
★二、诸侯争霸
1.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方式:一些强大的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争夺霸主地
位。
3.影响:①消极: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②积极:导致许多中
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从而加快统一的步
伐,同时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使少数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之一。
2.手工业: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致,铸铜业、冶铁业、
纺织业、煮盐业和漆器制作业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金属货币在当时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知识清单.docx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知识清单.pdf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知识清单.docx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知识清单.pdf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百家争鸣》知识清单.docx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百家争鸣》知识清单.pdf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知识清单.docx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知识清单.pdf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知识清单.docx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知识清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