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8
PAGE8
摘要
“书院何为而设也?以为扶树道德之所,其功与学校相埒。”书院这一教育组织自诞生之初,就被文人士大夫们赋予了重要意义。他们认为,书院应当抛弃科举功利导向,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为国家选拔德艺双馨的人才。自睢阳、岳麓、石鼓、鹿洞四大书院诞生起,几百年间书院蓬勃发展,逐渐取得“党庠术序而外,有书院焉”的地位。进入清代,书院取代官学,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机构,与之相伴的便是各项制度步入成熟阶段。
本文从诸多制度中选取一项较为细微的制度:奖学金制度,并从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特点研究、实践研究四方面出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