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最美的风景
?有那么一抺身影,无数次通过视觉神经传输到大脑,在脑海中不停地、一遍地游走,最后成为了定格,小心的珍藏……
暑假的下午,闲来无事,便想去新华书店转转,与其说是汲取知识,不如说是打发时间。新华书店安静至极,只感觉到一股浓郁的阅读气息。我在一排排书架前漫无目的地逛着,倒像个闲人。都市小说栏前,一位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女清洁工半蹲着,微斜着身子,低着头认真地看一本小说;中国历史栏前,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捧着一本厚厚的史书,微微前倾着身子,站在书架前仔细阅读着,不时地推一推鼻梁上的眼镜;最热闹的就要属校园文学那一排书架前了,学生们或站或坐,或倚在书架边,阅读此刻属于自己的那些文字。而那转角处的现代文学书架前,冷冷清清的,被冷落了很久。刚准备转身离去,却发现这样一个背影。
瘦弱的身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极轻易让人忽视,满头华发,微驼的腰,手里拎着一个皱巴巴的方便袋,这是我对背影的最初印象。“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我心想。走到那排书架前,只见老人一手扶着书架,微颤着身子,踱着步,头吃力地向上抬着,我心里滋生出怜悯之意。他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果然,一番寻找后,他停下了脚步,他将手伸向了排得紧密的书籍中的一本,将拇指和食指压在书的上端,稍微往后一翻,另一只手拿住书的侧端,小心一抽。那是一本多厚的书啊!我不禁感叹。老人蹲下身子,靠在书架上边,将书放在两腿上,从方便袋里摸出一支笔和一叠泛黄的纸,翻开书,“难道,他要……”我很纳闷。老人把纸摊开,我看清那是工厂利用来登记情况的表格,他拈起一张纸反过去,压平,老瘦的手里紧紧握住那支破旧的笔,一笔一划地将书上的内容抄下来,那本夹在腿上的厚厚的文学史书,也翻过接近一半了,可以看出,老人坚持抄写了多少天啊。他满是执着的样子,字迹整齐清晰,目光只在书和纸之间来回着,丝毫没有发现在他身旁的我。“读书是最美的姿态”,现在,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不管他外表看上去多寒酸,在知识面前,都很美。
??我想,或许老人在完成他年少时未完成的读书梦,或许,这是他对知识执着追求的方式,或许,他想充实自己的有生之年……我猛然醒悟。可怜?可怜的应该是我吧,有时竟浑浑噩噩地过着。面对这样一位老人,我显得如此卑微,面对这样一位智者,我仅存尊敬与感动。让我明白,青春并不长,不能挥霍,亦不能荒废,充实地过好每一天,努力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永不言弃。因为,时光有限。
点评
文章以书店偶遇抄书老人为切入点,通过“我”的视角展开情节。先描绘老人瘦弱沧桑的外在,引发怜悯,再通过其艰难找书、专注抄书的细节,展现对知识的执着。以欲扬先抑和细节描写,凸显精神之美,传递珍惜时光、追求理想的启示。
一、文章拆解
1.情节脉络
开篇引入:以“我”暑假在新华书店打发时间的场景切入,通过描写不同区域读者的状态,自然引出转角处现代文学书架前的老人背影,初步勾勒其瘦弱、沧桑的外在形象,“我”内心产生怜悯。
细节展开:细致刻画老人找书、抽书的艰难动作,以及用工厂登记表格反面抄写书中内容的行为,展现其动作的迟缓与抄写时的专注,“我”的情感从怜悯转为好奇与震撼。
情感升华:通过对老人坚持抄写行为的思考,“我”意识到老人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对比自身的浑浑噩噩,产生尊敬与感动,最终领悟到“读书是最美的姿态”,将老人的身影定格为“最美的风景”。
2.主题表达
文章以“我”在书店的所见所感为线索,通过描绘老人不顾年迈与条件限制,执着抄写书籍的场景,展现了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所焕发的精神之美。主题聚焦于对“精神追求超越外在条件”的赞美,表明真正的“最美风景”是人们在追求理想、充实自我过程中展现出的坚韧与执着,传递出珍惜时光、充实人生的启示。
3.表现手法
欲扬先抑与对比:先写老人“瘦弱”“洗得发白的衬衫”等平凡甚至略显寒酸的外在,再通过其专注抄写的行为,形成外在与内在的强烈对比,突出精神品质的可贵。
细节描写:对老人“一手扶着书架,微颤着身子,踱着步,头吃力地向上抬”的动作细节,以及“紧紧握住那支破旧的笔,一笔一划地抄写”的神态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可感,增强感染力。
环境烘托:以书店安静的氛围、不同读者的阅读状态为背景,烘托老人抄写行为的专注与独特,让“最美的风景”更具场景感。
二、艺术特色赏析
1.语言风格
语言平实自然,却不乏生动细腻的描写。如“瘦弱的身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极轻易让人忽视,满头华发,微驼的腰”,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老人的外貌;“他将拇指和食指压在书的上端,稍微往后一翻,另一只手拿住书的侧端,小心一抽”,精准的动作描写让画面跃然纸上,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老人的不易与认真。
2.情感递进
情感线索清晰且富有层次:从最初对老人外貌的怜悯,到看到其抄书时的纳闷与好奇,再到理解其行为后的震撼与尊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