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考点总结(打印版).docxVIP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考点总结(打印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考点总结(打印版)

《论语》十二章

1.文学常识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2.重点字词

(1)通假字:“不亦说乎”中“说”通“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古今异义:“可以为师矣”中“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今义为“表示许可”;“饭疏食饮水”中“饭”古义为“吃”,今义为“煮熟的谷类食品”;“匹夫不可夺志也”中“匹夫”古义指平民中的男子,今义泛指平民百姓。

(3)一词多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中“之”前者是代词,指学问和事业,后者是助词,无实义;“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中“为”前者是“替”,后者是“做、当”。

(4)词类活用:“吾日三省吾身”中“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3.重点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翻译: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翻译: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

4.文意理解

《论语》十二章主要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讲学习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学习态度;“吾日三省吾身”讲个人修养。

试题

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案:D。ABC项“之”是代词,D项“之”是动词,到。

2.翻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3.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人生轨迹?

答案:体现了孔子循序渐进、不断成长进步的人生轨迹,从确立学习志向,到能够独立做事,再到通达事理不被迷惑。

《诫子书》

1.文学常识

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这是他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2.重点字词

(1)古今异义:“险躁则不能治性”中“险”古义为“轻薄”,今义为“危险,不安全”;“淫慢则不能励精”中“慢”古义为“懈怠”,今义为“速度低”。

(2)一词多义:“非淡泊无以明志”“匹夫不可夺志也”中“志”前者指“志向”,后者指“意志”;“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中“以”前者是“用来”,后者是“凭借”。

(3)词类活用:“非学无以广才”中“广”是使动用法,使……增长。

3.重点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4.文意理解

文章主要论述了修身治学的道理,强调了“静”和“俭”的重要性。“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俭”是培养品德的途径。

试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淫慢则不能励精(振奋)

B.险躁则不能治性(治理)

C.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D.遂成枯落(凋落,衰残)

答案:B。“治”应解释为“修养”。

2.翻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答案: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3.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世说新语》二则

1.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重点字词

(1)通假字:“尊君在不”中“不”通“否”。

(2)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中“儿女”古义指子侄辈,今义指子女;“相委而去”中“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托”;“元方入门不顾”中“顾”古义为“回头看”,今义为“照顾”。

(3)一词多义:“俄而雪骤”“骤雨初歇”中“骤”前者是“急”,后者是“突然”;“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势利导”中“因”前者是“趁、乘”,后者是“顺着”。

3.重点句子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

文档评论(0)

绾青丝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炎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8MA61RL7LX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