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津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天津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天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这一变化说明物种交流()

A.改善了欧洲的饮食结构 B.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

C.扩大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D.带来了世界文明的交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可知,世界各地的物种交流使得小麦进入欧洲后广泛传播。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物种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习惯,A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物种交流”,人口增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而“经济文化的交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世界文明的交融”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2.1881年,苏丹的穆罕默德·阿赫迈德宣扬恢复古兰经的真意,团结斗争。他自称是马赫迪的化身和代理人,号召人民对外国殖民者和贪官污吏进行“圣战”。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非洲独立运动具有本土特色

C.非洲专制独裁统治遭到打击 D.宗教信仰推动民族国家形成

【答案】B

【解析】由“宣扬恢复古兰经的真意,团结斗争”“圣战”可知,非洲的独立运动具有利用传统宗教组织斗争的特点,B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0世纪9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专制独裁统治遭到打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民族国家的形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3.阅读下表:20世纪20—30年代英国部分社会活动人士的事迹,这可用以说明()

人物

身份

社会活动事迹

乔治·兰斯伯里

工党领袖,社会主义和平派的代表。

参加了“不要再战”运动的发动及领导。

阿瑟·庞森比

工党成员,人道主义和平派的代表。

发起和平签名运动,反对兵役,拥有大批支持者。

迪克·谢泼德

牧师,基督教和平派的代表。

发表“和平呼吁信”,召开大会,成立“和平誓约会”,发起了影响广泛的谢泼德和平运动。

A.英国和平主义阵营分裂对立 B.绥靖政策实施的社会背景

C.法西斯主义遭到了全面抵制 D.英国国内的政治危机深化

【答案】B

【解析】根据“不要再战”、“反对兵役”、“和平呼吁信”等信息可知,这些社会人士都反对战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由于社会环境对于战争的反对,导致英国后来对德国一再采取绥靖政策,所以可以用来说明绥靖政策实施的社会背景,B项正确;这些社会人士都是在反对战争,无法体现“分裂对立”,排除A项;材料仅能说明英国社会人士对战争的反对态度,无法说明全面抵制法西斯主义和英国国内政治危机深化,排除CD项。故选B项。

4.从1965年起,苏联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政策,到1979年,先后7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同时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力度。1966-1970、1971-1975、1976-1980这几个五年期苏联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3.9%、2.5%、1.7%。这反映出苏联()

A.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遭到冲击 B.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C.经济体制改革缺乏实质性突破 D.社会经济陷入了全面停滞状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后期,工、农业总产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与前期相比明显下降,反映出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社会的经济体制亟待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缺乏实质性突破,C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没有遭到冲击,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工业,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苏联社会经济并没有陷入全面停滞的状态,排除D项。故选C项。

5.如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次数及效果趋势图。它表明()

A.制裁的次数和成功率一直呈正比关系

B.曲线变化反映美国霸权的确立与动摇

C.二战后单边主义制裁取代了多边制裁

D.多极化趋势加强削弱了美国制裁效果

【答案】D

【解析】根据1914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制裁成功率较高,而20世纪60年代后,成功率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D项正确;据材料1970—1979年可知,这一时期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次数在增加,但成功率却在下降,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其经济霸主地位,但这一时期美国实施的经济制裁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