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天然气与石油
28NATURALGASANDOIL
2016年8月
VOCs油气回收工艺探讨与分析
丁锋1李丛妮2
1.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石油化工规划设计所,河南濮阳457001;
2.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为了回收天然气处理厂轻烃深加工产品产生的VOCs,对油气回收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与设计。通过处理厂内轻烃产品的日产量与苛刻环境条件下产生的VOCs量,确定油气回收装置的混合处理规模为80m3/h。研究现有的油气回收工艺,结合挥发物中含苯的特点,提出了“冷凝+吸附”的技术方法,并应用HYSYS软件模拟了近饱和浓度VOCs的回收工艺。结果表明,该回收工艺可行,装置回收处理效率≥95%,满足GB50759-2012《油品装载系统油气回收设施设计规范》气体排放标准要求。
关键词:轻烃产品;VOCs;油气回收
DOI:10.3969/j.issn.1006-5539.2016.04.006
0前言
石油及其产品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轻组分在常温下蒸汽压较高,极易挥发,故在油品从油库到加油站再到用户的储运过程中,油罐或汽车油箱会因温度、压力波动而产生大量高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VolatileOrganicCompounds),从而造成油品损耗问题。这些VOCs主要成分为丁烷、戊烷、苯、二甲苯、乙基苯等,它们大多属致癌物质,同时油品挥发损耗会降低油品质量、污染环境、浪费资源、造成火灾隐患以及危害人身安全,给企业和社会带来诸多严重危害。因此,VOCs油气回收装置1-10是油品储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配套工程设施。
本文主要在研究现有油气回收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处理厂内轻烃产品(戊烷发泡剂、橡胶工业用溶剂油、天然苯及稳定轻烃)VOCs中含有苯的特性,提出了“冷凝+吸附”的油气回收工艺。利用HYSYS软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回收工艺技术可行,装置回收处理效率≥95%,满足GB50759-2012《油品装载系统油气回收设施设计规范》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而且产生了较
好的经济效益。
1现有油气回收工艺
目前常用的油气回收工艺有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11-121、吸收法油气回收工艺13、膜分离法油气回收工艺[14-15、吸附法油气回收工艺等[16-17]。上述工艺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回收气(VOCs)的特性、气量及作业区的公用工程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回收方案。
1.1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
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当冷凝气的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时将发生冷凝,由于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露点温度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故当对油气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进行冷凝时,大部分油气蒸汽会被冷凝成液态,而空气则可通过通风口被排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这种工艺的优点是工艺原理简单,操作安全可靠,回收的烃类液体不含杂质,经济效益可观,安全性高;缺点是通过此工艺要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能耗较高且投资较大。图1为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典型流程示意图。
收稿日期:2016-04-18
作者简介:丁锋(1984-),男,陕西咸阳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天然气处理、地面集输和化工仪控等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工作。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第34卷第4期
OILANDGASTREATINGANDPROCESSING油气加工29
空气
空气冷凝单元
送气机吸附器预冷器冷凝器冷凝器冷凝器
液态烃
图1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典型流程示意图
1.2吸收法油气回收工艺
吸收法油气回收工艺的基本原理是易挥发性油气蒸汽从吸收塔的底部进入,与从塔顶进入的向下流或喷淋的吸收液形成对流接触,大多数油气被吸收液吸收,剩余的气体排入大气。常规吸收法油气回收工艺为常温柴油吸收和专用吸收剂吸收两种,但这两种方法均无法达到现行国家油气排放标准的要求。该工艺优点是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低;缺点是回收率太低,一般只能达到80%左右,无法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设备所占空间大、能耗高、吸收剂消耗较大,需不断补充,压力降太大,达5kPa左右。图2为吸收法油气回收工艺典型流程示意图。
解收塔
回收塔汽油真空泵真空泵放空口阻火器口
回收塔
汽油
真空泵
真空泵
泵汽油吸收塔
泵
汽油
图2吸收法油气回收工艺典型流程示意图
1.3膜分离法油气回收工艺
膜分离法油气回收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分子膜对油气的优先透过性的特点,让油气/空气混合气在一定的压差推动下经膜的“过滤作用”使混合气中的油气优先透过膜得以“脱除”回收,而空气则被选择性截留。该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403_T 596-2025 综合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pdf
- DB4403_T 600.2-2025 政务信息化项目质量检测规范 第2部分:应用系统.pdf
- DB5201_T 156-2025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评价指标.pdf
- DB5201_T 157-2025 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发生风险评估技术规范.pdf
- DB5201_T 158-2025 人力资源服务星级评价规范.pdf
- DB5305_T 218-2025 保山甜柿缺素诊断技术规程.pdf
- DB5305_T 219-2025 保山小粒咖啡 缺素诊断技术规程.pdf
- DB5305_T 220-2025 稻曲病测报及防控技术规范.pdf
- DB5305_T 221-2025 玉米白斑病调查及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 DB5305_T 222-2025 玉米一点缀螟测报及防控技术规范.pdf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