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的调查报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生物的调查报告

站在世纪的门坎上,回顾过去,人类在生物学上已有了很大的收

获:人类基因草图的绘制成功、第一只克隆羊的诞生等都表示出人类

在研究遗传物质DNA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除此以外,人类也掌握

了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为了了解人类在生物学上取得的成就,

增长自己的见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我决定利用寒假期间开展一次生

物知识的网络阅读。

一、由调查所知

随着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世界工业的到了较快的

发展,世界经济也在稳步提高。但高兴之余,也不免有所担忧。由于

工业革命刚开始时,人们盲目地发展工业,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致

使各种前所未有的新病症陆陆续续的出现,许多以前就有的病症的发

病率与流行区域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扩大,带给人们极大的痛苦,给人

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不便。通过调查,我了解了以下病症的起因、

症状及类型: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指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

性疾病。现知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型五种,

可能还有己型和庚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每年

受肝炎折磨的病人数以亿计,其中200多万人发生死亡。所有肝炎病

毒中以乙肝病毒的危害影响面最大,乙肝病毒的感染威力是艾滋病病

毒的100倍。全球现有3亿人携带乙肝病毒,我国就占了1.5亿。据

有关资料,我国现有4000万慢性肝炎病人(主要由乙型病毒引起,丙

肝病毒也可引起),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发生,人

群中HB-sAg(乙型表面抗原)携带率至少占10%,丙型肝炎感染率为3%

左右;?型肝炎平均感染率约1.5%。丁型肝炎病毒为一种有缺陷的病毒,

不能单独感染人体,常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或混合感染,促使病情

加重或慢性化,在吸毒者和边疆地区发生率较高。

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可分为五个类型:

(1)急性肝炎:又可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两种,以胆红素

升高与否来区分。

(2)慢性肝炎:又分为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种。慢怀

活动性肝炎中由乙肝病毒引起者,20%-70%可演变为肝硬化,其演变

为肝癌的机会比健康人高200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得20%演变为

肝癌。

(3)重症肝炎:又分为急性重症肝炎(暴发性肝炎),亚急性重症肝

炎(亚急性肝坏死)和慢性重症肝炎三种,病死率高达70%左右。

(4)瘀胆型肝炎:患者黄疸可持续6周以上不退,但症状较轻。

(5)肝硬化:又分活动性硬化和静止性肝硬化。病情较重,需医

生经常观察治疗。

甲形肝炎与乙形肝炎的主要区别:

相同点:病原体都是病毒

不同点:

1、甲肝由一种或数种病毒引起

乙肝可能由一种病毒引起

2、甲肝以口传播为主,血液传播少见

乙肝以血液传播为主,可通过密切接触而经口传播

3、甲肝的易患人群为37岁的儿童,多发季节为秋末冬初

乙肝的易患人群为2049岁的青壮年,无明显的季节性

4、甲肝的潜伏期较短,一般1550天,发病急

乙肝的潜伏期较长,一般60160天,发病隐袭,无高热

5、甲肝一般不转化为其他肝病

乙肝易转化为慢性肝病,长期带毒者或肝硬化

2、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372019年医书上就有此

病的记载。20世纪初期,在世界各地大多呈散在发病,罕见流行;二

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常有流行;直到本世纪50年代末出现疫苗以

后,此病才逐渐得到控制。在我国,呈散在发病,有时有暴发或小流

行。60年代我国制定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后,在儿童中普遍推广使

用,脊髓灰质炎发病率逐年下降。目前,我国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消灭

脊髓灰质炎工作,为消灭第二个传染病-脊髓灰质炎而努力。

脊髓灰质炎好发于6个月龄至5岁的小儿,多发生于夏秋季。从

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3~35天,一般为7~14天。症状轻重不一,

多数无症状,或仅有1~2天发热、头痛、咽痛、呕吐和腹泻等,而

不发生瘫痪。一部分病人退热后1~6天,再次发热、多汗、全身不

适、呕吐和周身肌肉疼痛。有的还有皮肤感觉过敏。婴幼儿表现平卧

时不愿抬头,不愿让人抱,或坐不稳。神志大多清醒,发热持续4~5

天后逐渐下降。在发热3~4天,病人手足肌肉张力减退,动弹不得,

称弛缓性瘫痪。下肢软瘫较多见,可为单侧或双侧

文档评论(0)

137****31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