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2025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
统一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2025.3
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云梦秦简《日书》(见下图)记录了秦国祭祀、占卜、择吉问神等活动。其中《生子》篇写到:“丁亥生子,攻(工)巧(技艺高),孝。”“庚寅生子,女为贾,男好衣佩而贵。”“壬寅生子,不吉,女子为医。”这些记录反映当时秦国()
A.社会身份呈多样性 B.重视手工技艺传承
C.阶层流动通道受阻 D.施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云梦秦简《日书》中关于不同出生日的孩子未来职业和社会地位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秦国社会身份的多样性。不同出生日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不同的职业,如工匠、商人、医生等,这表明社会身份并非单一,而是呈现多样性,A项正确;“重视手工技艺传承”虽然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不能涵盖材料完整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官员的选拔方式等方面的论述,不能得出阶层流动通道受阻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明确信息表明国家的政策,不能得出施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2.《汉书》记载:“(汉)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汉)景遭七国之难,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汉景帝还将王国统辖的支郡收归中央,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汉有王国25个,郡则有43个。这一趋向()
A.为汉武帝大规模对匈奴用兵提供条件
B.导致东汉末年豪强崛起形成地方割据
C.致使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
D.实质是汉朝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延续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通过分封和削藩等措施,逐渐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这一趋势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对匈奴用兵提供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条件,因为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得国家能够更有效地调动资源和兵力,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这一趋向为汉武帝大规模对匈奴用兵提供条件,“导致东汉末年豪强崛起形成地方割据”与材料中的趋势无关,排除B项;这一趋势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对匈奴用兵提供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条件,“致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频繁”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文景之治体现了汉朝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延续,但并非材料反映的主要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
3.中唐以前,九品以上的官吏可以免税;五品以上士族的亲属,也能够免除赋役,社会地位颇高。但两税法实行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多者税多,资产少者税少。由此可知,这一举措的实施()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削弱了权贵的经济优势
C.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唐以前,高官及其亲属享有免税等特权,但两税法实施后,税收以资产为依据,资产多者税多,资产少者税少。这一变化削弱了权贵的经济优势,使税收更加公平合理,B项正确;“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虽然可能是一个间接影响,但并非两税法实施的直接结果,排除A项;这一举措的实施削弱了权贵的经济优势,“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信息关系不大,排除C项;“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过于笼统,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层面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4.元末明初小说《水浒传》写到,因京中瘟疫遍及,大宋皇帝请求张天师“普施符篆,禳救灾病”,但在开坛做法的过程中惊扰了蛰伏已久的妖魔鬼怪,顿时“天摧地塌,岳撼山崩”。这段描述()
A.凸显了道家的权威性地位 B.引发社会对元朝败亡的反思
C.带有天人感应的神秘色彩 D.表达民众对前朝政权的怀念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小说中因开坛做法惊扰妖魔鬼怪而导致“天摧地塌,岳撼山崩”,这一情节体现了天与人之间相互感应的关系,即人事上的行为可以引发自然现象的变化,带有天人感应的神秘色彩,C项正确;材料虽提到张天师开坛做法,但并未凸显道家权威性地位,没有和其他宗教或思想进行对比强调其权威,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水浒传》中的情节设定,并非针对元朝败亡进行反思,其内容主要围绕小说虚构的故事而非现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一监测(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六安市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六安市皖西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控(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甘肃省张掖市四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湖北省十一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下学期二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湖北省圆创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月联合测评(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湖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起考”大联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湖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起考”大联考(模拟一)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 2025届湖南省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01(解析版).docx
- 2025届湖南省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docx
- 2025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一起考”大联考(模拟三)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