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桃花源记》知识梳理及练习.doc

202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桃花源记》知识梳理及练习.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09《桃花源记》

经典赏析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勒出了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花源村民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文本解析

实战演练

一、句子默写。

1.(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桃花源记》中写老人孩子生活幸福、安然自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8·广西百色·中考真题)通过视觉、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平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2018·浙江台州·中考真题)阡陌交通,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2018·山东滨州·中考真题)黄发垂髫,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2019·辽宁抚顺·中考真题)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2020·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

【答案】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鸡犬相闻

4.并怡然自乐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二、文言文阅读。

(2020·贵州遵义·中考真题)古文阅读

甲文:

《桃花源记》节选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文:

南阳刘驎之

南阳刘骤之①,善史传,隐于阳岐②。于时待坚临江③,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訏谟④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⑤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⑥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⑦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间所安。

(注)①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今属河南)人。②阳歧:村名。③临江:指兵临长江。④读(xūmò):宏图大计。⑤赠贶(kuàng):赠送礼物。⑥上明:东晋时曾是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南。⑦翛(xiāo)然:超脱自在的样子。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

②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_____

③缘道以乞穷乏_____________

④甚厚,为乡闾所安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②南阳刘驎之,善史传,隐于阳岐。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文档评论(0)

软件定制,课程辅导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计算机三级持证人

专注于工具类软件定制,解放双手,提高工作效率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09日上传了计算机三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