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优缺点
优点: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高,重危病人可经静脉快速输血、补液和给药,导管位于中心循环,药物起效快,可监测中心静脉压,可经导管鞘插入漂浮导管,并发症少,相对较为安全。
缺点:插管后颈部活动受限,固定不方便。第31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锁骨下静脉插管第32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锁骨下静脉的解剖特点
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直径1~2cm,起于第1肋骨外侧缘,于前斜角肌的前方,跨过第1肋骨,前斜角肌厚约10~15mm,将锁骨下静脉与位于该肌后侧的锁骨下动脉分开;静脉在锁骨下内1/3及第1肋骨上行走,在前斜角肌内缘与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左侧较粗的胸导管在靠近颈内静脉的交界处进入锁骨下静脉上缘,右侧头臂静脉在胸骨柄的右缘下行,与跨越胸骨柄后侧的左头臂静脉汇合;在靠近胸骨角后侧,两侧头臂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第33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4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2、穿刺途径
常用锁骨下途径
第35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仰卧位,去枕,头低15°,局部用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第36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锁骨中、内1/3段交界处下方1cm定位,右手持针,保持注射器和穿刺针与额面平行,左手食指放在胸骨上凹处定向,穿刺针指向内侧稍上方,紧贴锁骨后,对准胸骨柄上切迹进针,进针深度一般为3~5cm,,穿刺针进入静脉后,即可回抽到血,旋转针头,斜面朝向尾侧,以便导管能顺利转弯,通过头臂静脉进入上腔静脉。第37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8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优缺点
优点:可长时间留置导管,导管容易固定及护理,颈部活动不受限,是颈内静脉穿刺插管困难者的另一途径。
缺点:并发症较多,易穿破胸膜,出血和血肿不易压迫。第39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股静脉穿刺插管第40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股静脉是下肢最大静脉,位于腹股沟韧带下股动脉内侧,外侧为股神经,在股动脉搏动微弱或摸不到的情况下也易穿刺成功,但易于发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也高,不宜于长时间置管或静脉高营养治疗。第41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2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3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股动脉搏动内侧1cm,针与皮肤呈45°。低位股静脉穿刺:腹股沟韧带下10cm左右,股动脉搏动内侧穿刺,便于消毒和固定,护理方便,值得推荐使用。
第44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5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6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7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8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9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0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1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适应症:
监测中心静脉压;
静脉输液、给药;
静脉高营养疗法;
抽取静脉血、放血或换血;
插入肺动脉导管及经静脉放置起搏导管;
急诊血液净化疗法。第2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什么是中心静脉右心房连接的上下腔静脉我们常用的穿刺路径:锁骨下、颈内、股静脉、外周(PICC)第3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监测a危重病人抢救和大手术期行CVP监测b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监测cPiCCO连续心排量监测第4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准备工作谈话签字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感染指标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体位锁骨下静脉穿刺需要垫肩颈内静脉穿刺需要平卧甚至头低脚高位股静脉需要平卧第5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血管插管基本手法:
1、Seldinger微插管鞘技术法:1953年Seldinger首先描述和应用,基本原则为用一小号针穿刺到预定血管,从针尾插入导丝,拔除穿刺针,通过导丝插入导管。
优点:能通过较小的穿刺针放置较粗的导管,对血管损伤小,输液速度快。第7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8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9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0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