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五单元第11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pptx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五单元第11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落实主干知识;落实主干知识;一、明清时期的思想

1.阳明心学

(1)背景

①明朝中期以后,阶段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②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

(2)主张

①宣扬“”“心外无理”的命题。

②提出“致良知”和“”。

(3)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2.李贽的离经叛道

(1)背景

①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②阶级: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③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

④个人:目睹官场的黑暗和道学家的伪善。

(2)主张

①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以的是非为标准。

②批判“”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二、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被誉为“”。

(2)《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2.文学:明清小说

(1)演变过程

①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②唐代出现短篇小说传奇。

③宋代出现。

④明清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2)繁荣原因

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扩大。

(3)代表作品: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3.绘画和书法

(1)绘画

①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②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如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的《墨兰图》。

(2)书法:明代以文征明和董其昌声誉最高。

4.戏剧:京剧

(1)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

(2)道光年间:形成“”的局面,京剧出现。

(3)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

(4)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突破核心考点;考点一离经叛道——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特点;2.明末清???进步思想家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1.论从史出

李贽的工商观

“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李贽

结论李贽肯定了商人追逐利益的精神,是对传统重农抑商的否定。;2.获取材料信息

根据材料,找出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态度变化。

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康熙十九年,徐元文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2)局限性

①由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缺乏物质基础,不占统治地位。

②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2.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1.论从史出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

史料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结论明清时期尽管实行海禁政策,但是东西方却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2.史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