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初中语文作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5年6月21日初中语文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郊行

【宋】刘克庄

一雨饯残热,忻然思杖藜。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失仆行迷路,逢樵负过溪。

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注]。

[注]问栖栖:从事忙碌劳顿的事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紧扣题目,围绕“郊行”,写出了雨后郊野的景象和出行的感受。

B.首联“一雨”简洁明快,一场清凉的雨送走残热,引发诗人欣然出行之意。

C.颈联记叙诗人的行踪,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出诗人迷路后的焦急和无奈。

D.尾联既抒发诗人的独游之“趣”,也表达出诗人不想忙碌于世俗事务的情感。

2.诗歌颔联运用①、②等写景手法,描绘了一幅旷远的郊野图景。请就其中一种手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彭泽

解缙

青山围一县,隐隐见人家。

乱石江边出,孤帆带日斜。

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

不见陶彭泽①,湓城②起暮鸦。

【注】①陶彭泽:晋陶渊明曾官彭泽令,故称。②湓城:指九江城。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联写诗人乘船看见的彭泽县城清晨之景,天然清丽。

B.诗中先写县城环境,次写城边水涯景色,再写官舍驿楼之景,层次分明。

C.本诗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由大景渐写小景。

D.尾联流露了诗人追慕陶渊明恨不能一见之情。

4.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颈联中“添”“泛”二字富有表现力,一个“添”字写出官舍之柳绿意更浓,一个“泛”字写出。

题江湖伟观

刘黻①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②,千年王气到钱塘③。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①刘黻(fú):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此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前。题目中的“江湖”,指钱塘江、钱塘湖。②魏阙:高大的楼观,代指朝廷。③钱塘:临安的别称。

5.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柳残、荷老、客孤,从物到人,给人以孤独哀伤之感,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用“万井人烟”“千年王气”写出南宋朝廷统治下临安的太平景象,表达诗人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C.尾联中“北望中原在何所”表达出诗人对故土收复无望的迷茫与哀痛。

D.诗歌描绘的临安城有荒凉之景,也有繁华之象,隐含着诗人对南宋朝廷安于现状的讽刺和不满,突出其忧国伤己的情怀。

6.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诗句“江远归舟动夕阳”所展现的画面描写出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

章台①夜思②

唐末五代时期·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③,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④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章台〕即章华台,在今湖北境内。②该诗选自《唐诗三百首》。③〔楚角〕楚地的号角声。④〔殊〕尚,还。

这首诗先写“夜”,后写“思”。请结合提示,完成填空题。

7.批注一:立象尽意。首联、颔联借“清瑟”“孤灯”“”“”等意象,写尽孤凄悲凉。

8.批注二:炼字传情。尾联“又”字写出了。

万山潭作

[唐]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①,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②歌还。

【注释】①解佩:神话故事。郑交甫游万山,巧遇神女,心生爱慕,并向神女索取佩戴饰物,神女解佩赠之,一霎时,神女和佩物均不见,交甫怅然久之。②棹:船桨。

9.下面关于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钓坐磐石”一个“坐”字显安闲。潭水清澈又与闲适的心情相契合,第一联写出了诗人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

B.“鱼行潭树下”看似不可解,实则妙趣横生。细细玩味,就会发现此句直接描写出了树的倒影在潭水中的荡漾美。

C.第三联化用典故,运用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神秘的迷人风采,也拨动了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D.全诗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化入闲淡之中,有垂钓之乐、赏景之乐、悠然神往之乐,还有月下放歌之乐。

10.请自选角度,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颔联。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考卷

叶惠娟

①秋末冬初,暮色渐近。晚饭刚过,他慢条斯理地披上外套,找来老花镜,打开台灯,在柔和的灯光下端正

文档评论(0)

微笑向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