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填入古诗文名句。
山间美景是良友,我们临清流而赋诗,“采菊东篱下,(1)______”[《饮酒(其五)》]。行走在辽阔的平原上,我们顿觉心胸开阔,“(2)______,(3)______”(《渡荆门送别》)。可有时,面对生活中的离别与挫折,我们不禁慨叹“(4)______,恨别鸟惊心”(《春望》);光阴流转、繁华易尽,一种物是人非的伤感涌上心头,“(5)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但正如狂风吹不倒松柏,困难也击不垮英雄,“风声一何盛,(6)______“[《赠从弟(其二)》]。最终,我们相信定会迎来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丽图景,“几处早莺争暖树,(7)______”(《钱塘湖春行》)。我们以惬意的情怀流连于自然,“微动涟漪,(8)______”(《采桑子》)。与自然为友,不畏艰难,不惧坎坷,相信诗和远方永远相伴!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2.浙东小延安美称的梁弄是我们打卡的第四站,梁弄的特色是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梁弄红色文化馆本期要宣讲红色精神,本期宣讲的是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的故事,假如你是宣讲人,你会宣讲哪种精神?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3.梁弄人民具有勤劳吃苦精神,请你结合《昆虫记》某一种昆虫来赞美他们的这种精神。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4.本次游览打卡第一站是“白水冲”瀑布,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内容,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白水冲瀑布”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客竞相追逐的胜地,还是自然风光隽秀的好地方,其名字背后更隐藏着一段关于得道成仙的美丽佳话。瀑布位于梁弄镇南边的白水山(又名白山)上,白山之巅的冶山、屏凤、石屋、云根四峰并峙,直插云霄,宛如四位守护神一般;石屋峰则以其怪石嶙峋、峭壁千仞而闻名遐迩;云根峰更是因其濤荣峻茂和tuān急的流泉,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山间天空zhàn蓝,绿树成荫,流水潺潺,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为这岸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而在石屋峰和云根峰之间,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如诗如画的白水飞瀑。瀑布自53米的高空奔腾而下,宛如一条银色的游龙在空中飞舞,最终重重地砸在岩石上,溅起无数水花,发出轰鸣般的声响,宛如沉雷在山谷间回荡。那水雾烂漫,阳光穿透其中后,经常会形成一道道绚丽的彩虹,画面美不胜收。
(1)文中加点字“瀑”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bào
B.pù
(2)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tuān______急
②zhàn______蓝
(3)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直插云霄
B.闻名遐迩
C.烂漫
D.美不胜收
(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5.阳明故居开展“阳明文化网页宣传”组稿活动,下面是某小组搜集的几则材料,阅读并完成有关题目。
【材料一】
生平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材料二】
“心学”精髓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材料三】
文化传承
近年来,宁波坚持擦亮王阳明这张“金名片”,在宁波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正式提出“开展王阳明思想等传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王元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北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