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4课时
12.1函数
1.学会观察、分析函数图象信息,并能利用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探究图象与实际问题联系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在利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主观察、分析的能力,提高读图能力;
4.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奥秘,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合作学习中增强交流能力.
“乌鸦喝水”的故事前面我们说过了,一个紧口瓶中盛有一些水,乌鸦想喝,但是嘴够不着瓶中的水,于是乌鸦衔来一些小石子放入瓶中(如图),瓶中水面的高度随石子的增多而上升,乌鸦喝到了水.但是还没解渴,瓶中水面就下降到乌鸦够不着的高度,乌鸦只好再去衔些石子放入瓶中,水面又上升,乌鸦终于喝足了水,哇哇地飞走了.
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图象和图象法吗?
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x与函数y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这些点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叫作图象法.
如果给你一个函数图象,你能读出其中的信息吗?
下图是记录某人在24h内的体温变化情况的图象.
(1)图中有哪两个变化的量?哪个变量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时间t与温度T,其中t是自变量,T是因变量
下图是记录某人在24h内的体温变化情况的图象.
(2)在这天中此人的最高体温与最低体温各是多少?分别是在什么时刻达到的?
最高体温
最低体温
最高温度为36.7℃,在18:00达到,
最低温度为35.9℃,在4:00达到.
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对应的横纵坐标
下图是记录某人在24h内的体温变化情况的图象.
(3)21:00时此人的体温是多少?
(4)这天体温达到36.2℃时是在什么时刻?
36.3℃
6:00或23:00.
下图是记录某人在24h内的体温变化情况的图象.
(5)此人体温在哪几段时间上升?在哪几段时间下降?在哪几段时间变化最小?
体温上升的时间段:4:00~7:00、8:00~9:00、10:00~11:00、
12:00~14:00、15:00~16:00、17:00~18:00.
上升线表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下图是记录某人在24h内的体温变化情况的图象.
(5)此人体温在哪几段时间上升?在哪几段时间下降?在哪几段时间变化最小?
体温下降的时间段:2:00~4:00、7:00~8:00、9:00~10:00、
11:00~12:00、14:00~15:00、16:00~17:00、18:00~24:00.
下降线表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下图是记录某人在24h内的体温变化情况的图象.
(5)此人体温在哪几段时间上升?在哪几段时间下降?在哪几段时间变化最小?
体温变化最小的时间段:0:00~2:00、9:00~11:00.
如何从图象中获得有用信息:
明确“两轴”的含义
通常横轴表示自变量,纵轴表示函数值.通过图象可明确自变量、函数值以及它们的取值范围.
明确图象上的点的意义
过一点分别向横轴和纵轴作垂线,两个垂足分别所表示的数就是自变量与函数值的一对对应值.
弄清上升线、下降线和水平线
上升(下降)线表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减小),水平线表示随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不变.
1
2
3
如果设衔入瓶中石子的体积为x,瓶中水面的高度为y,下面哪个图能大致表示前面描述的“乌鸦喝水”的故事情节?
从A图象中可以看出开始瓶中没有水,从D图象中也可看出一开始瓶中的水就在下降,这都不符合故事情节;再从C图象中看出乌鸦衔石子升高水面喝水不可能喝得比原有水面高度低,所以也不符合题意,只有B图象的信息与故事情节相吻合.
衔石子→喝水→再衔石子→喝水→飞走
【例】一艘轮船在甲港与乙港之间往返运输,只行驶一个来回,中间经过丙港,下图是这艘轮船离开甲港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观察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甲港(O)出发到丙港(A),
需用多长时间?
②从丙港(A)出发到乙港(C),
需用多长时间?
③图中CD段表示什么情况,船在乙港停留多长时间?返回时,多长时间到达丙港(B)?
④从丙港(B)返回到出发点甲港(E),用多长时间?
(2)你知道轮船从甲港前往乙港的平均行驶速度快,还是轮船返回的平均速度快呢?
(3)如果轮船往返的机器速度是一样的,那么从甲港到乙港是顺水还是逆水?
甲港
丙港
乙港
丙港
甲港
(1)观察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甲港(O)出发到丙港(A),
需用多长时间?
②从丙港(A)出发到乙港(C),
需用多长时间?
③图中CD段表示什么情况,船在乙港停留多长时间?返回时,多长时间到达丙港(B)?
④从丙港(B)返回到出发点甲港(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秋沪科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安徽专用)12.2 一次函数 第1课时.pptx
- 2025秋沪科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安徽专用)12.2 一次函数 第2课时.pptx
- 2025秋沪科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安徽专用)12.2 一次函数 第3课时.pptx
- 2025秋沪科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安徽专用)12.2 一次函数 第4课时.pptx
- 2025秋沪科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安徽专用)12.2 一次函数 第5课时.pptx
- 2025秋沪科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安徽专用)12.3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第3课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