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2025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尚书·君陈》记载,周公将殷民迁于成周,亲自监督治理。王曰:“君陈,尔惟弘周公丕训,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宽而有制,从容以和。”成王所言反映出当时的西周()
A.儒家思想得到官方支持 B.强调以法治国
C.殷商遗民离心倾向明显 D.推崇以民为本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弘周公丕训,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可知,材料意思是弘扬周公大训,不要倚势力造作威福,不要倚法侵害人民,要宽大而有法制,从容而又和谐,这反映了西周初期统治者强调以德治国,以民为本,D项正确;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创立,A项错误,排除A项;材料“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意思是不要倚势力造作威福,不要倚法侵害人民,并不是强调以法治国,B项错误,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殷商遗民离心倾向,而是强调统治者的治国思想,C项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2.有学者认为汉代的赋税货币化程度非常高,而且农民的税赋比较重。一般情况下汉代粮价约在30-130钱之间波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需缴纳的货币税赋相当于近半的粮食收入,当然农民还有纺织等副业收入。由此可推知汉代()
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商品经济发展空间有限
C.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D.轻徭薄赋政策并未落实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的赋税货币化程度非常高,这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民的税赋比较重,税后收入低,这阻碍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汉代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排除A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生产工具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汉初曾经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政策,且D项是可以从材料中直接得出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3.魏晋时期王弼的《周易注》跳出汉代以象数解易的窠臼,开辟了后世以义理解易的先河,还援《老子》入《易经》,注入玄学思想,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作;杜预的《春秋左式经传集解》以经、传合一,综取各家以为诠解,不仅集成《左氏》之学,亦开《春秋》研究新风。由此可见魏晋时期()
A.儒学的与时俱进 B.稳定的政治环境
C.三教合一的趋势 D.传统经学的衰弱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开辟了后世以义理解易的先河,还援《老子》入《易经》,注入玄学思想,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作”可知,魏晋时期儒学上承汉代儒学的发展趋势,发扬汉儒基于现实解经阐义的传统,吸收道家思想,拓展了儒学的内涵和影响,体现出儒学的与时俱进,A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体现不出稳定的政治环境,且魏晋时期政局不稳,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儒道的融合,未提到佛教,排除C项。故选A项。
4.北宋漕运分四路向京都汴京集运:淮汴之粟由江南入淮水,经汴水入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蔡之粟由惠民河转蔡河,入汴水达京;京东之粟由齐鲁之地入五丈河达京。上述四河合称“漕运四渠”,其中来自东南六路的淮汴之粟占主要地位。这表明“漕运四渠”()
A.促使泉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B.与京杭大运河的路线基本相同
C.体现出北宋对南方的经济依赖 D.有效缓解北宋面临的军事压力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漕运分四路向京都汴京集运”、“来自东南六路的淮汴之粟占主要地位”和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北宋政府对南方的经济依赖加强,C项正确;泉州是元朝时的重要港口,材料并未涉及对外贸易,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北宋漕运四渠与京杭大运河路线并不相同,排除B项;材料仅提及漕运四渠向汴京运粟,与缓解军事压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王阳明推行《南赣乡约》,施行十家牌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每家的丁口、籍贯、职业等信息并轮流巡查,如果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将连坐受罚,十家牌法的施行反映了明代()
A.乡约与法律合流 B.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
C.保甲制度形同虚设 D.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答案】D
【解析】据题干“施行十家牌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每家的丁口、籍贯、职业等信息并轮流巡查,如果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将连坐受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赣乡约》为地方乡约,以维护地方社会秩序为目的,体现对基层社治理的重视,D项正确;《南赣乡约》为地方乡约,并非法律,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农民的军事训练,排除B项;材料《南赣乡约》的制定实施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八校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监测(一)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港台联考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十八校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年山东省高考模拟物理试卷(二)(解析版).docx
- 2025年山东省高考模拟物理试卷(三)(解析版).docx
- 2025年山东省高考模拟物理试卷(四)(解析版).docx
- 2025届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 2025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