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灌溉渠道系統規劃設計
*第一節灌溉渠道系統規劃佈置一、任務1、供水、引水、配水要求:對水源供水狀況進行調節對水位、水量有控制,調節能力控制流速,使管道達到防沖,防淤
*二、系統分類1、組成:1)水源和引水部分:水源:水庫、湖泊、河流、井、泵建築物:要求有調節、控制能力(閘、壩、抽水站)2)輸水配水系統:把管道分為五個等級:總幹渠、幹渠、支渠、鬥渠、農渠,其中,總幹渠、幹渠、支渠輸水;鬥渠、農渠配水。3)田間管道系統:農渠、毛渠、灌水畦通常是:幹、支、鬥、農、毛。大的有總幹渠,較小的有灌水畦4)排水泄水系統:幹、支、鬥、農、毛溝2、分類:從結構上分:明渠、暗渠按建築材料分:土渠、磚石砌渠、砼渠、水泥管按開挖方式分:挖方管道、填方管道
*三、管道系統佈置1、佈置原則:總的來說,要求投資少、效益大、渠線盡可能小,輸水速度快、沿線地質無嚴重滲漏或坍塌現象2、平原佈置為例,說明其佈局原則,見教材3、佈置:田間管道系統一般為溝、路、渠相鄰或相間佈置。
*第二節管道系統設計流量的確定管道設計流量是管道所控制灌溉範圍內農作物的灌溉淨流量和管道損失流量之和,即Q設=Q淨+Q損一、管道淨流量1、Q淨=q次大A(立方米/秒)q次大:灌區次大灌水率(米3/秒/萬畝),A:灌溉面積(萬畝)2、Q淨=m1A1+m2A2+…/86400t(立方米/秒)或:式中:M綜—綜合灌溉定額(米3/畝),t—作物允許灌水延續天數。二、管道損失流量
*
*四、管道的加大流量和管道的最小流量1、加大流量:當灌溉區的灌溉面積擴大或出現特大乾旱或上游管道出現失事情況Q加大=Q設(1~1.3)2、管道最小流量:當灌溉區某一種作物需灌溉或某一支渠需灌溉Q最小=0.4Q設管道一般都應考慮設計流量、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
*第三節管道縱橫斷面設計一、管道橫斷面的設計(一)斷面形狀1、按幾何形狀和材料分為:梯形(大多數土渠)、矩形(砼渠、石渠)、半圓形(砼渠)2、按開挖寬深比:窄深式:挖方省、占地少、滲漏小、但渠床不穩,施工不便寬淺式:渠床穩定,施工容易,水流穩定但占地多。3、按斷面方式分為:單式斷面、複式斷面4、按管道填挖數量分:填方管道、挖方管道
*(二)管道橫斷面設計1、斷面組成:以梯形管道為例(圖見教材)m:為管道邊坡係數;縱坡比降i渠堤寬度:管道堤頂寬度可依據流量及渠岸高度的大小或交通要求而定管道安全超高:超高設計水位與堤頂高之間的高差(見教材)邊坡係數見表4-3;比降範圍見教材
*2、管道水力計算明渠均勻流:指管道斷面形狀、尺寸、渠底坡降、糙率都沿水流方向不變,則任一斷面的水深h0,流速v,流速分佈都不變,此種水流流態稱明渠均勻流。一般管道為人工開挖,水流流態為明渠均勻流。明渠均勻流計算公式:式中:ω—過水橫斷面積m2,梯形ω=(b+mh)h,矩形ω=bh(m2)C—流速係數I—縱坡管道坡降v—流速米/秒
*式中:b、h表示渠底淨寬和管道過水深度(米)。
*
*泥砂性質C1泥砂性質C1粗砂質粘土0.65—0.77細砂質粘土0.41—0.54中砂質粘土0.58—0.64極細砂質粘土0.37—0.41(教材有允許不沖流速表)
*三、管道橫斷面設計(一)設計類型1、管道已建成已知:b,h,m,i,n,求管道通過的流量2、求管道通過建築物時,改變縱坡,減少過水斷面積時,校核縱坡i如渡槽等3、已知Q,m,i,n,求b,h,主要設計類型
*
*
*
*四、管道縱斷面設計(一)設計內容1、圖上選線(地形圖)根據灌區地形圖。在圖上選線,即確定其走向和縱坡原則:確定走向:一般是和等高線平行確定縱坡:根據等高線走向、土質情況、灌溉要求、水的流量綜合確定2、確定渠系建築物類型、數量如渠水遇道路,不管是從路上走還是路下走都要修建築物3、按渠線(縱斷面中心線)確定各樁點的渠底高程、渠頂高程、水位高程水位高程–h=渠底高程h:設計水深水位高程+a=渠頂高程a:管道水位超高重點是確定管道縱斷面水位高程
*(二)各分水口水位高程的推算B分=A0+h+∑li+∑Φ其中:B分:分水口水位高程A0:典型點地面高程,一般為灌區最遠較高點的地面高程h:要求的灌溉水渠,一般為0.15~0.2米∑li: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