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试卷.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答

1.根据拼音写汉字:

•“zànxǔ”对应的汉字是“赞许”;

•“shénjīmiàosuàn”对应的汉字是“神机妙算”;

•“sùránqǐjìng”对应的汉字是“肃然起敬”;

•“cùyōng”对应的汉字是“簇拥”;

•“qíngbúzìjīn”对应的汉字是“情不自禁”。

2.读音辨析:

•A选项:“燕园胜地”的“燕”应读“yān”,不是“yàn”,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读音全部正确。

•C选项:“琴弦”的“弦”应读“xián”,不是“xuán”,C选项错误。

•D选项:“桅杆”的“桅”应读“wéi”,“龇牙咧嘴”的“龇”应读“zī”,D选项错误。

•答案是B。

3.字形辨析:

•A选项:“手急眼快”应为“手疾眼快”,“疾”表示快速,A选项错误。

•B选项:“尤衷”应为“由衷”,B选项错误。

•C选项:“极目远挑”应为“极目远眺”,“眺”是看的意思,C选项错误。

•D选项:书写完全正确。

•答案是D。

4.汉字演变:

•汉字字体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观察“车”字演变,⑤是甲骨-

文,③是金文,②是小篆,①是隶书,④是楷书,所以排序是⑤③②①④。

•答案是C。

5.字词理解:

•A选项:“乃呼儿出”中“乃”解释为“于是”正确。

•B选项:“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中“夫”是句首发语词,无实义,不是“大丈夫”的意思-

,B选项错误。

•C选项:“青春作伴好还乡”中“青春”指春天正确。

•D选项:“三万里河东入海”中“河”指黄河正确。

•答案是B。

解答

6.寻汉字之“趣”:歇后语运用判断

1.分析选项A:“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这里用“书”的谐音“输”,形容爸爸打球总是失败-

,运用恰当。

2.分析选项B:孙膑帮田忌出主意取得胜利,说明孙膑很有智谋,而“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表-

示没有用处,与孙膑的情况不符,运用不正确。

3.分析选项C:“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用“冻”的谐音“动”,表示经过老师点拨,脑子开-

始活跃思考,运用恰当。

4.分析选项D:“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用“鸣”的谐音“名”,形容爷爷医术名声大,-

运用恰当。

所以答案是B。

7.宣传语中词语使用判断

1.分析选项A:“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用来形容汉字走过数千年仍光彩照人,使用恰当。

2.分析选项B:“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用来形容汉字的美,使用恰当。

3.分析选项C:“一针见血”通常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不能用来形容书法写出时代精神风貌-

,使用不恰当。

4.分析选项D:“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是中国人应尽责任,使用恰当-

所以答案是C。

8.诗词名句填写及主题分析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③④处应填“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诗体现了沦陷区百姓渴望南宋朝廷收-

复失地,表达忧国忧民主题。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⑤处填“孤帆远影碧空尽”,此诗主题是⑩送别之情,通过写友人乘船远去,目送孤帆直至消失-

的情景,表达对友人的不舍。

3.村景之美相关诗词:

•①处诗名是《乡村四月》,②处作者是翁卷,⑥处应填“子规声里雨如烟”,描绘了乡村四月的-

秀丽景色。

4.《鸟鸣涧》:

•⑦处应填“月出惊山鸟”,通过月亮升起惊起山鸟,以动衬静,展现月夜静美。

5.《论语》《孟子》名句:

•⑧处应填“小人喻于利”,阐述君子看重义,小人看重利。

•⑨处应填“恻隐之心”,强调恻隐之心是仁的开端。

9.诗词理解判断

1.分析选项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的是农村孩童不懂耕织却模仿大人学种瓜,展-

现的是孩童的天真可爱,并非生活艰辛,理解不正确。

2.分析选项B:“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描绘牧童横坐牛背随意吹笛,体现其无忧无虑、-

悠闲自在,理解正确。

3.分析选项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百战”“穿金甲”体现战斗艰苦,“不破…-

…终不还”表明将士誓死报国决心,理解正确。

4.分析选项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诗句如“初闻涕泪满衣裳”“白日放歌须纵酒”等,生动展-

现诗

文档评论(0)

丽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