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琏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朱琏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7

团体标准《朱琏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工作简介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由广西物品编码与标准化促进会《广西物品编码与标准化促进会关于下达2025年第八批(共5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促〔2025〕0022号)下达的项目,项目编号:2025-16。

(二)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参与编制标准分工情况)等

本文件由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南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南宁市中医医院和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共同起草。主要起草人见表1。

表1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参与编制标准分工情况

吴海标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科教科副主任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潘小霞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针灸学科带头人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陈永斌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标准结构确定、组织协调、调研、终稿审核

邱昌奇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标准结构确定、调研、终稿审核

李雅彦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标准结构确定、调研、终稿审核

庞兴旺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组织协调、终稿审核

王瀚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组织协调、终稿审核

陈明明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标准结构确定、调研、终稿审核

李丹虹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标准结构确定、调研、终稿审核

标准编制过程

(一)成立编制工作组

本项目任务下达后,为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负责人及时制定标准编制工作方案、部署工作任务、确定标准起草工作时间、内容框架等,全面有序开展该标准的编制工作,并成立编制工作组,进行任务分工。

(二)调查研究和试验论证

本标准各项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主要基于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壮医概念、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研究成果和具体实践,以及本标准其他起草单位开展朱琏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治疗经验和技术。同时,参考了近年来关于朱琏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等方面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国内已经发布的有关技术标准。

(三)形成工作组讨论稿(2024年12月-2025年3月)

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编写小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中医证型定、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异常情况处理8个部分。编制工作组还邀请了专家对标准草案进行函询,根据函询到的意见对标准草案修改与完善,形成工作组讨论稿。

(四)形成征求意见稿(2024年4月-2025年6月)

召开标准编制研讨会,从标准层次结构、条款设置进行了研究,并对关键性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中医辩证分型、穴位选择及定位、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异常情况处理9个部分,形成征求意见稿。

标准编制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

标准的编写格式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定进行编写。

(二)一致性原则

本标准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并具有先进性,各项指标不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可操作性原则

深入调研,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监督、指导诊疗的依据,在实际应用上技术安全、可行,达到最佳疗效。

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的论据

《朱琏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技术规范》分为9个章节: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中医辩证分型、穴位选择及定位、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异常情况处理。

(一)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朱琏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诊断、中医辩证分型、穴位选择及定位、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异常情况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朱琏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GB2024针灸针

GB/T12346经穴名称与定位

GB/T21709.20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GB/T40997经外奇穴名称与定位

DB4501/T0040朱琏针法治疗操作规程

(三)术语和定义

本章定义了本标准中多次使用的“朱琏针法”“痉挛性斜颈”“针感”等3个术语。

(四)诊断

给出了朱琏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技术的诊断标准。

(五)中医辩证分型

给出了朱琏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技术的中医证型判定,包括邪壅经络证、经络气滞证、痰湿阻滞证、阴虚风动证等。

(六)穴位选择及定位

主要规定了穴位选择及定位等要求。

(七)操作步骤与要求

主要规定了朱琏针法治疗痉挛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