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国际合作学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国际合作

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

2016年年初,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应越南的请求,我国于2016年3月15日至4月10日从位于湄公河(澜沧江)上游的景洪水库向下游实施应急补水,帮助越南及湄公河流域其他国家缓解了旱情。

【?思考】:(1)在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

方面,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2)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国际合作?

【提示】(1)原因:湄公河为国际性河流,上游地

区水库的开闸放水缓解了下游地区的旱情,这说明

国际性河流的水资源分配、污染物的跨境转移等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区域的影响,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开展双边或多边合作,国家之间要有大局观,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2)世界各国需要本着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通力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课标解读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参与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国际合作保障资源、环境安全的必要性和途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2.查阅资料,说明我国参与国际合作采取的行动。(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一、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学习指南】1.为什么要在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2.当前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有哪些特点?

3.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途径有哪些?

教材认知

教材认知

1.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1)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

(2)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需要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区域合作。

(3)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国际视野,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

2.国际合作的途径

途径

原则

签署公约及履约

公约对于维护国际社会秩序、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安定团结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

主权国家就彼此间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关系,确定各方应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

发展中国家缺乏应对的能力,不利于国际谈判协议的顺利达成,更将延缓人类采取有效行动的步伐。通过人员交流、技术援助、资金援助等,发展中国家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促进技术水平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

资金援助

【思考】每种途径的国际合作对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有什么作用?

【提示】

途径

作用

签署公约及履约

约定了参与国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促进参与国自觉进行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国家安全

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

对区域性资源、环境问题的治理与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利于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互信互惠发展

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

提升参与国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开发、保护的能力,有利于及时对资源、环境领域的开发、保护采取有效行动,保障国家安全

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

可以扩大科技开放,起到合作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

资金援助

帮助落后国家和地区改善民生,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及环境保护。保障国家安全

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

【探究1】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

气候变化谈判的核心是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和各国应在其中承担的责任、采取的行动。在历次气候变化谈判中,存在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前者要求发展中国家共尽承担减排义务,而后者则强调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棒,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发达国家阵营和发展中国家阵营内部也存在分歧。

谈判主题:

1.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的目标是什么,即应将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多少摄氏度以内?

2.在确定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后,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在其中承担什么责任?

【提示】略

二、中国在行动

【学习指南】1.我国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行动中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我国批准了哪些环境公约和议定书?

3.我国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有何特点?具体有哪些方式?

教材认知

教材认知

1.态度

(1)我国一向持积极态度,愿意承担合理的国际义务。

(2)我国已经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一个学习者、参与者、受益者,逐步变成分享者、推动者、贡献者。

2.行动

(1)批准了关于臭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弃物跨境转移等的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

(2)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已经形成高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局面。

(3)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

【核心归纳】中国参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

【真题体验】

【真题体验】

【2023.海南卷】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c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