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本土特产资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州大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这里,得天独厚,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博白人民用勤劳的汗水和聪明才智,创造了底蕴深厚的地方特色文化,民俗古风浓厚,饮食习俗讲究,节日食俗别具特色,既有其大众共性,又呈现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色。

28个乡镇,28颗璀璨的南国明珠。每个乡镇都有各自的土特产和特色美食,小编在这里对28个乡镇的特产、特色美食进行一次“史上最全”的推介,你家来自哪个乡镇的?你知道家乡的这些特产吗?

◆◆

博白镇蕹菜和落包

◆◆

博白附城的蕹菜素负盛名。蕹菜又称空心菜或通心菜,茎长叶蔬,叶尾尖细、鲜绿脆嫩、清香爽口。品种有大叶蕹菜、小叶蕹菜、三角叶蕹三种。

煮熟后,次日仍保持原来的青绿色泽。烹调方法很多:生炒、烫煮、炖汤等,炖汤有“青龙过海”之雅称。诗人古笛品尝后,即席吟出“席间一试青龙味,半觉醒来嘴尚香”的妙句。蕹菜还具有清暑解毒、消食去腻、生津、消炎的功能。

落水包也是博白镇的一种非常有名的美食。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做落水包。落水包,选用的是本地的一种细糯米,然后打成粉末。馅料非常讲究,采用猪肉、牛肉、鱼、虾等多种食材。

落水包可水煮,可蒸、煎,也可以用生菜叶子包裹起来蒸、煎,口感润滑,香软而不腻,风味独特。

◆◆

那林鱼

◆◆

博白有句老话:“博白蕹菜鲜,那林鱼味绝!”。那林鱼历史悠久,有300多年养殖历史,那林等镇一带的群众自古就有利用山泉水养鱼的习惯,以草鱼为主,利用六万大山余脉山泉水源足,水流长年不断,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等优越自然条件,在溪边、山沟等地方筑起一个个面积10-100平方米的小鱼塘,形成循环流水养殖,养殖3年至4年,即可达到4公斤以上。那林鱼肉质厚实,味香清甜,营养丰富。用鱼头烧汤,不加佐料,也异香盈室,汤水呈乳白色,鱼肉质白肉嫩,口感极佳,是当地一绝。如今,当地村民用氧气袋包装保鲜,解决了鲜鱼长途运输的问题,那林鱼畅销深圳、广州、东莞、南宁、上海等全国各地。2017年12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那林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龙潭簸箕炊和虾公籺

◆◆

到了龙潭,有两种特色小吃一定不容错过,那就是簸箕炊和虾公籺。簸箕炊,也叫盖籺,因其采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著称,是龙潭镇的传统小吃之一。制法:放磨成浆的米粉于簸箕当中,进锅蒸煮,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渐添加,一般都有三层以上。

待米粉全熟后,用小刀将其剐成菱格状,其表面放上瘦肉、蒜米、竹笋。入口细腻富有弹性,软滑而不黏牙,再加上秘制的酱料,香浓而不腻,那种味道绝对令人难以忘怀。

而虾公籺也是龙潭一绝,也叫虾籺,馅料有小虾、葱花等,经过油炸后,吃起来香脆可囗,还散发着油炸河虾的浓香,香味扑鼻,趁热沾着椒盐吃,口齿留香,余味无穷。

◆◆

顿谷镇的芒编和山姜黄榄糠

◆◆

顿谷镇以芒竹编工艺品为支柱产业,芒料、竹料、藤料、柳条、铁线、渡金、乡花、绘画等100多个品种4000多个花色的手工艺精品深受外商青睐,产品源源不断销往世界各地,使芒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黄榄、黑榄等是该镇的特产。当地人以成熟生黄榄加老山姜、盐,碾碎腌制成生姜黄榄糠,是佐粥佳品,有消食健胃的功效。而当地人蒸塘角鱼时喜欢拌上生姜黄榄糠,最为鲜美可口。而黑榄全身都是宝,可加工成多种食物,而制成榄角则是当地最普遍、流传地区最广泛的一种做法。因为取材方便、制作简易,可长期保存,榄角已为当地人居家常备的一道菜肴。

◆◆

三滩的果蔗、黄瓜皮与桂圆

◆◆

三滩镇种植黑皮果蔗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名副其实的果蔗之乡。果蔗是农户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当地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滩黄瓜皮被列为博白客家“十大小吃”之一,是传统天然食品,其口感脆嫩、咸淡可调、食法多样、原瓜香味、清爽可口开胃,是博白客家美食的一绝,深受区内外食客的青睐。每年的3月至6月,是博白生晒黄瓜皮的盛产期。三滩镇的农户利用传统的配料秘方、腌制手法和生晒技巧,加工出的生晒黄瓜皮享誉区内外,成为各地客商争相抢购的“咸菜宠儿”。在博白县城,自发形成了一个生晒黄瓜皮批发市场,每天凌晨2时左右,当地菜农就会将黄瓜皮拉运到市场批发,日成交量达到10吨以上,源源不断销往区内外市场。

三滩镇还是桂圆生产大镇,当地人有加工桂圆干的经验和传统,加工、储存桂圆成为当地人的一大收入来源。博白的桂圆以产量大,品质好,历史悠久驰名国内外。2010年8月26日,“博白桂圆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审定。

◆◆

亚山黑皮冬瓜和“牛阿羹”

◆◆

黑皮冬瓜在博白县各个乡镇几乎都有种植,其中以亚山镇互卫村的规模、产量、品质为最好。亚山历年有种植冬瓜的习惯,黑皮冬瓜是该镇引进种植的新品种,表皮黑绿色、肉白、瓜长圆形、肉厚6—7厘米,长60—80厘米,分春、秋两季种植,以秋瓜面积最大、产量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