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
团体标准
T/XXXXXXX—XXXX
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分类与编码规则
Classificationandcodingrulesformedicalimagingexaminationitem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四川省卫生信息学会 发布
T/XXXXXXX—XXXX
单击或点击此处输入文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川渝区域放射医学影像项目的分类编码的原则与结构说明。
本文件适用于川渝区域开展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名称统一、质量控制、结果互认、统计信息处理、信
息交换与互联互通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Z130-2020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WS/T364.8-2023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8部分:临床辅助检查
WS/T389—2024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
WS/T391—2024CT检查操作规程
WS76-2020医用数字X射线摄影(DR)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T/CHIA23-2021医学影像设备检查部位分类代码标准
DICOM3.02024e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协议
3术语
3.1数字X线成像digitalradiography;DR
是指X线穿过人体,被探测器接收,直接转化成电信号或先转换成可见光,再经过光电转换,最后
由计算机处理后重建成数字图像的过程。
3.2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tomography;CT
是一种非侵入式的诊断技术,通过特定的成像媒介对人体进行扫描,并借助计算机处理重建出人体
内部结构的详细图像。
3.3伪影artifact
影像上明显可见的图形,但它既不体现物体的内部结构,也不能用噪声或系统调制传递函数来解释。
4分类编码的原则与方法
4.1唯一性
每一项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对应唯一一个编码。
4.2科学性
以放射医学影像检查项目的关键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分类与编码应体现放射医学影
像检查项目的基本属性和主要应用属性。
4.3可扩展性
在满足当下使用的情况下,编码留有充分的扩展容量,以适应不断扩充的需要。
2
T/XXXXXXX—XXXX
4.4稳定性
放射医学影像检查项目的标识编码一旦分配,只要检查操作的方式方法没有发生变化,就应保持不
变。即使因医疗技术水平发展导致该检查项目废止,其编码也应保留。
4.5分类方法
放射医学影像检查项目的分类编码规则应符合GB/T7027的要求。按照放射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在质
量控制和结果互认过程中所需的特征属性,采用混合分类法。从检查模态、检查部位、扫描或摄影方式、
后处理方式、特殊情况标识及对应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急诊或平诊标识等进行细化分类。
5医学影像检查项目编码规则与结构说明
5.1编码结构
本文件规定的医学影像检查项目编码信息主要包括在质量控制和结果互认过程中所需的特征属性,
编码由检查模态、检查部位、扫描或摄影方式、后处理方式、特殊情况标识、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