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时代之问:新文化运动为何兴起?演讲人
时代之问:新文化运动为何兴起?01破立之间: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与实践02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03目录
2025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潮流课件
各位同学、同仁: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一段改变中国思想格局的重要历史——新文化运动。当我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回望1915年,《青年杂志》(后更名《新青年》)在上海创刊的那刻,就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最终汇聚成席卷全国的思想浪潮。这场运动为何会发生?它究竟新在哪里?又如何推动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启今天的学习。
01时代之问:新文化运动为何兴起?
时代之问:新文化运动为何兴起?要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必然性,必须回到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现场。我常对学生说:历史事件从不是孤立的,它是时代矛盾的集中爆发。
1政治困境:共和制度的水土不服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现代民主政治。但同学们是否知道?革命后的中国很快陷入混乱——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称帝)、张勋复辟(1917年)、军阀割据混战。为什么民主共和的旗帜举起来了,却难以落地?
当时有位知识分子曾写下这样的观察:中国之危,固以政治不良为患,然使政治不良之根本,实为社会不良。(陈独秀《抵抗力》)这揭示了关键:辛亥革命更多是政治制度的变革,却未触及民众思想深处的旧根基。当普通百姓仍认为皇帝是天生的,当士绅阶层仍用三纲五常维系社会,共和制度便成了无根之木。
2思想冲突: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1914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下令尊孔读经,各地纷纷恢复祭孔大典。与此同时,留学生群体(如陈独秀、胡适等)从日本、欧美归国,带来了民主(Democracy,当时译作德先生)、科学(Science,赛先生)的新思想。一边是君为臣纲的旧伦理,一边是天赋人权的新主张;一边是八股取士的旧教育,一边是实用主义的新学问——这种碰撞,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潮水,最终必然掀起巨浪。
3社会基础:新兴群体的觉醒同学们注意到没有?1915年前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因一战列强放松侵略)。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城市工人数量增加,新式学堂学生、留学生群体形成。这些新阶层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渴望参与社会、表达诉求。就像上海的纱厂工人开始组织工会,北京的大学生成立少年中国学会,这些都为思想解放提供了现实土壤。
过渡:当政治变革受阻于思想滞后,当新旧观念的碰撞达到临界点,当新兴群体渴望发声——一场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已如箭在弦。
02破立之间: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与实践
破立之间: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与实践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新文化运动,我认为是破立结合。它既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解剖旧文化的弊端;又像一盏明灯,指引新文化的方向。
1阵地与旗手:《新青年》与知识分子群体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阵地。我曾在博物馆见过第一期《青年杂志》的影印件,封面是一位目光坚定的青年,卷首语《敬告青年》中,陈独秀提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等六大主张,直接喊出了运动的口号。
围绕《新青年》,聚集了一批影响深远的知识分子:
?陈独秀:运动的发起者,提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吾人最后之觉悟》),强调思想变革比政治变革更根本;
?李大钊:早期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为运动注入新的思想资源;
1阵地与旗手:《新青年》与知识分子群体?胡适:倡导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不模仿古人、不用典等),推动白话文普及;
?鲁迅:用文学作品直击旧礼教,《狂人日记》(1918年)借狂人之口,揭露仁义道德背后吃人的本质,成为白话小说的里程碑。
这些旗手并非孤军奋战。据统计,1915-1923年间,全国新创办的白话报刊超过400种,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的学生社团如新潮社新民学会等纷纷成立,形成了以《新青年》为中心,全国响应的思想传播网络。
2批判与重建:从伦理革命到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破,主要指向封建旧文化的核心——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伦理体系。陈独秀曾痛斥: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一九一六年》)。鲁迅的《孔乙己》《祝福》等作品,更是通过具体人物(如被科举制度摧残的孔乙己、被封建礼教迫害的祥林嫂),让旧文化杀人的真相具象化。
但破不是目的,立才是关键。运动的立体现在三个维度:
?伦理层面:倡导人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 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 ——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pptx
- 2025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垃圾分类)课件.pptx
- 2025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pptx
- 2025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校园土地利用)课件.pptx
- 2025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pptx
- 2025 高中地理必修二服务业区位因素课件.pptx
- 2025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培养(气候与建筑)课件.pptx
- 2025 高中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pptx
- 2025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基础知识点课件.pptx
- 2025 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pptx
- 2025 九年级上册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共和之路课件.pptx
- 2025 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与共和制度建立》课件.pptx
- 2025 九年级上册美国独立战争与联邦共和制课件.pptx
- 2025 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与资产阶级改良课件.pptx
- 2025 九年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课件.pptx
- 2025 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pptx
- 2025 九年级上册早期殖民掠夺与资本原始积累课件.pptx
- 2025 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与近代化起步》课件.pptx
- 2025 九年级上册新航路开辟与世界连为一体课件.pptx
- 2025 八年级上册太平天国运动与农民革命探索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