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骨密度低的对策现状分型危险因子运动干预危害骨密度低的对策
前言骨密度(Boneminaraldensity,BMD)指骨单位面积所含的骨矿物量,是反映人体骨骼代谢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分析人体骨量变化情况。骨矿密度骨质量〕骨强度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的降低使骨在遭受外力时容易发生骨折。骨密度低的对策
现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骨骼健康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骨骼的健康状况常用骨密度反映,反映骨质疏松的程度,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底,我国有低骨密度者(T值-1.0SD)6500万,骨质疏松患者(T值-2.5SD)4000万,占总人口(12.69亿)的6.7%。被称为“无声杀手”的骨质疏松症、骨折会给患者从生活、心理、经济等诸多方面造成负担和压力。骨密度低的对策
危害人的一生中,骨骼系统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破骨细胞不断分裂旧骨,成骨细胞不断形成新骨,正常情况下出于动态平衡中。随着人体的老化或某些疾病这种平衡会被打破,成骨细胞小于破骨细胞,骨钙质及骨基质逐渐流失,导致估量下降,骨密度下降,超过某个值后形成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骨质疏松是一种因全身骨骼系统长期、持续的丢失骨质所形成的疾病。近年来,骨质疏松的发生越来越多,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骨密度低的对策
(1)发病率高:我国目前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发病率达56%,在绝经后妇女发生率更高,约为60%~70%。(2)经济负担大:在美国,每年用于骨质疏松治疗的费用至少有上百亿美元,并且,由于其防治费用及患者对家庭成员的依赖,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3)疼痛:骨质疏松症的表现主要为疼痛、身材变矮、骨折。严重骨痛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无规律,牙齿过早脱落,茶饭不思,痛苦异常。(4)骨折发生率高: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如果咳嗽可发生肋骨骨折。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并发骨折者高达12%。轻者可使活动受限,重者需长期卧床,给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便。(5)并发症: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可达10%~20%。(6)骨钙不断丢失:骨质疏松症的危害还在于它常常是默默无声、悄悄的发生。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钙在不断丢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常常丢失达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见效。骨密度低的对策
分型世界卫生组织对于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基于骨密度水平,具体如下:?正常:骨密度在年轻人平均值的1SD内(+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1~⒉5SD(﹣1~﹣⒉5SD);?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⒉5SD(低于﹣⒉5SD);?
严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⒉5SD,伴有一处或多处骨质疏松性骨折。分型骨密度低的对策
影响因素一、身高、体重对骨密度的影响现有的研究均证实身高、体重是影响人体骨密度的重要因素。研究方法为通过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这一反映身高、体重的综合指标来分析其与骨密度的关系。二、内分泌因素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相关的激素有:性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甲状腺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前4种激素,特别是性激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尤其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显著。雌激素具有抑制骨吸收、增强成骨细胞活性、抑制骨钙溶出及促进骨重建等作用,糖皮质激素有肯定的降低骨密度作用。三、营养因素在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动态平衡过程中,钙、磷两种元素对骨骼的影响较大,钙、磷代谢异常为骨质疏松症形成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蛋白质也是骨骼有机质合成的重要原料骨密度低的对策
(1)钙:钙缺乏是引发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成年人每天骨钙丢失约10mg,每天钙的最少需求量为600~1000mg。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钙摄取在最大需要量以上时,骨质疏松症及其导致的骨折发生率显著下降。(2)磷:磷是骨质无机成分中仅次于钙的第二大元素,磷与钙共同参与骨代谢,低磷可促进骨吸收,降低骨矿化速度;高磷使细胞内钙浓度降低,促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骨吸收增加,引发骨质疏松。(3)蛋白质:蛋白质是骨骼有机质合成的重要原料,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会对钙平衡和骨量起负性调节作用。四、疾病及药物因素全身性疾病,如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