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现状分析9400字.docx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现状分析9400字.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现状分析

目录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现状分析 1

1.1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1

1.2统计分析 2

1.2.1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的现状 2

1.2.2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的特点 8

1.3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出现的问题 10

1.1.1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出现属地主义倾向 10

1.1.2条文适用错误 10

1.1.3法官说理不充分 13

1.1.4最密切联系地的确定方式混乱 14

1.1.5适用特征性履行方法出现错误 15

1.1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由于当今学界缺少对2019年及以后我国对最密切联系原则司法适用的研究,故笔者拟研究我国2019-2020年法院对最密切联系原则司法适用的情况。然而,通过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1进行初筛,笔者发现这两年间适用该原则的适格案件超过4500件。在平衡时间、效率及样本研究的普遍性后,笔者拟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适格案件中按照年份、审理级别进行分层抽样,抽取200份案例样本。

以保证各个年份、各个级别法院的司法适用情况都能够得到展现,保证实证研究的科学性。

本研究拟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为依托,在高级搜索栏中在“全文检索”一栏中输入“最密切联系”并将搜索范围限定在判决书“理由”,

[1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s://wenshu.court.gov.cn/.最后一次访问时间:2021年5月22日.

将“案件类型”设置为“民事案件”,将“裁判日期”设置为“2019-01-01至2020-12-31”,进而整理了2019和2020年我国适用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格案件4611份,并将其编号。其中,2019年的有2557份,2020年有2054份。在这些案件中,如出现了二审或民事审判监督案件,那么以终审案件为准。

本文拟研究200份案例,故笔者先将2019年和2020年所要抽样的案件按照各年份搜集案件在搜集的案件总数中的比例计算出来(2019年占55%,2020年占45%),即应当抽取2019年110份样本,2020年90份样本。随后,笔者将

2019、2020年单个年份中民事审判监督、民事二审、民事一审所占比例确定下来,即2019年民事审判监督占0.2%、民事二审占9.5%、民事一审占90.3%;2020年民事审判监督占0.2%、民事二审占16.6%、民事一审占81.2%。再根据每年份审理级别的比例,根据分层抽样抽取2019年民事审判监督1份(不满一份按一份计算)、民事二审10份、民事一审99份共110份;2020年民事审判监督1份、民事二审15份、民事一审74份共90份样本,2020年90份样本。最后将抽取出来的200份案例按001-200的顺序进行重新编号。

1.2统计分析

1.2.1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的现状

对于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司法适用的现状,本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是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的领域情况。即该原则适用在了什么类型的纠纷上。

二是法院援引相关法律规范适用的情况。这一部分主要分析法官是依据哪一条规范而适用了该原则。且在对样本案例进行研读分析后,本部分还会对法官依据法律规范的正误、出现错误的类型进行分析。

三是法官确定最密切联系地的过程的情况。这一部分主要针对我国对该原则的适用及说理模式,首先分析法官在确定最密切联系地的过程中是否适用了特征性履行方法;其次分析在需要说理的案件中,法官是否存在相关的说理;

随后分析法官在进行说理的过程中,是否列明所有涉案连结点、列举相关连结点的数量、是否列举出了涉外连结点、法官说理时是否对涉内涉外连结点进行比较这四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以查明法官在确定最密切联系地时的说理是否充分。

四是法官在运用该原则确定案件准据法时,最终是适用了人民法院所在地法I21、港澳台地区法律还是外国法律。以分析法院在依该原则确定准据法时适用何地法律的倾向。

1.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领域的情况

从表格1中可以了解到,在本次抽样的200份案例中,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到合同纠纷、与公司有关的纠纷等多个领域。但是单合同纠纷案例就有192例,占比96%。此外,还有一些案例涉及到了公司纠纷、执行异议之诉、不当得利纠纷、继承纠纷等领域,但数量较少。因此,该原则的适用在多个领域都有实践,但最主要集中在了合同领域。

根据《民事案由规定》(2011年第一次修正)I3中的案由,笔者对表1的纠纷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化(见表2),发现在合同纠纷中,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到了合同纠纷的各个领

文档评论(0)

鼎天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