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社会背景: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阶级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黄老思想的内容
(1)内容:一个是治身(养生),一个是治国。
(2)主要观点: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3.作用: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4.黄老之学统治地位的丧失
(1)原因: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儒家学说经过自我调整,整合出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的新儒学
(1)提出背景: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2)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
(3)主要观点
①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②提出“天人感应”的学说,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
③强调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
(4)作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势力;对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也能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被汉武帝采纳,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1)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名师点睛]董仲舒的新儒学有效协调了君?臣?民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大一统、“君权神授”来强化中央、君主的权威;通过“天人感应”来制约君主的行为;通过“三纲五常”来规范社会群体成员间的秩序,从而稳定了社会统治秩序。
主题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内容、特点及产生的影响
1.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内容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限民名田”和“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的主张。
(4)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并大力提倡孝道。
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特点
外儒内法,思想专制,又带有神学倾向。
3.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影响
(1)在当时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2)儒家独尊,使儒家学说逐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董仲舒的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导致西汉神学迷信的泛滥。
(4)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5)儒学独尊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6)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中反映了董仲舒对待儒学的什么态度?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答案态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结果: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并付诸实行,儒学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原因:该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统一的需要。
口诀记忆董仲舒的思想
一春一罢一君神,三纲五常二天人。
1.下列有关黄老之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黄老之学适应了西汉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B.黄老之学,对西汉迅速恢复元气起了推动作用
C.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
D.黄老之学不仅包括道家理论,还融入儒、墨、法等各家内容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D三项符合黄老之学的有关介绍;适应中央集权需要的是儒家学说。
2.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
A.推行法家思想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无为而治” D.提倡“百家争鸣”
答案B
解析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势力,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思想
C.宣扬“民本”思想 D.反对苛政刑杀
答案A
解析西汉时期,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需要,它的基础是“天人感应”,通过对“人君受命于天”的强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汉书·食货志》记载:“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旱灾发生后,商王汤即命在郊外设祭坛,每日安排人行“郊祭”,祈求上天降雨。这体现了()
A.三纲五常的思想 B.君权神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物理人教版讲义第十一章第1讲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docx
- 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pptx
- 高三三轮冲刺回归教材实验辅助练习(必修部分)课件.pptx
- 高三英语大二轮复习“语法填空+短文改错”组合练(三).doc
- Unit4IhaveapenpalPartALet’slearn(课件)-人教PEP版(级上册.pptx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3《原子核的组成》参考教案.doc
- 高考地理全程训练计划复习题课练19_1.doc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第1课时.pptx
- 高考英语一轮高分计划一轮课件(含2018最新模拟题)必修22-4教材回眸.ppt
- 种子的萌发(种子的结构)(课件)-七年级生物下册(苏教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