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耳穴压豆技术操作规范.docxVIP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耳穴压豆技术操作规范.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I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耳穴压豆技术的操作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耳穴压豆技术的基本要求、评估、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医护人员,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T/CNAS02-2019便秘的耳穴贴压技术

T/CNAS40-202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Dysphagia

脑卒中引起的吞咽相关中枢部位或神经受损,使吞咽发生障碍而导致一系列进食困难症状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耳穴压豆技术AuricularPointStickingTechnique

用王不留行籽、莱菔子、磁珠等丸状物置于胶布上,贴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用手指按压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基本要求

实施耳穴压豆技术操作的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医生,并经过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

应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和(或)照顾者进行耳穴压豆技术相关知识的教育。

评估

吞咽功能的筛查与评估

5.1.1应对所有存在吞咽障碍风险的患者进行早期筛查。

5.1.2吞咽障碍风险筛查为可疑或异常者,宜进一步评估吞咽功能。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辨证分型

5.2.1气虚血瘀证

半身不遂,肢体软瘫,伴语言謇涩,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心悸,便溏,手足或偏身肿胀,舌质暗淡或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

5.2.2风痰瘀阻证

舌强语謇,失语,口眼?斜,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心悸、气短,舌质暗紫,脉弦滑。

5.2.3肝肾亏虚证

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质红,脉细,或舌质淡红,脉沉细。

其他评估

5.3.1既往史、是否妊娠。

5.3.2过敏史、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3.3患者有出血倾向、耳廓或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烂处不宜实施。

操作要点

用物准备

用王不留行籽、莱菔子、磁珠等丸状物,75%酒精棉片(棉签),探棒,止血钳或镊子,弯盘,污物筒,手消剂,必要时可备耳穴模具。

应按耳穴压豆技术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见附录A)。

宜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耳穴压豆技术的穴位选择、按摩手法、按压频次、按压时间和留置时间见表1。

表1耳穴压豆技术的穴位、按压时间和留置时间

辨证分型

护治法则

穴位选择

按摩手法

按压频次

按压时间

留置时间

虚实

夹杂

气虚血瘀

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主穴:咽喉、脑干、皮质下、口、舌、面颊、心、脾、肾、三焦

点压法

每日

3~5次

每次每穴0.5~2分钟

夏季1~3天

冬季3~7天

4周为1个疗程

配穴:神门、耳迷根、耳大神经点、交感穴、食道穴

实证

风痰瘀阻

袪风化痰行瘀通络

主穴:咽喉、脑干、皮质下、口、舌、面颊、心、脾、三焦

对压法或

直压法

配穴:肝、肺、耳中、枕小神经点、食道穴

虚证

肝肾亏虚

补益肝肾

活血通络

主穴:咽喉、脑干、皮质下、口、舌、面颊、心、脾、肾、三焦

点压法

配穴:肝、耳迷根、耳大神经点、食道穴

注意事项

应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耳廓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破溃等现象,应换耳或停止使用。

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贴压部位。

空腹或饱餐后不宜进行耳穴压豆技术。

贴压期间应防止脱落,脱落后应及时进行补充贴压。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耳穴压豆技术操作流程图

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技术名称、频次、操作部位

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技术名称、频次、操作部位

环境及室温,主要症状、病史、过敏史,

环境及室温,主要症状、病史、过敏史,舌象、脉象、体质,是否妊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进食情况,耳部皮肤情况

核对医嘱

评估

评估

告知耳穴压豆的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及局部感觉,取得患者配合

告知

耳穴压豆的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及局部感觉,取得患者配合

王不留行籽、莱菔

王不留行籽、莱菔子、磁珠等丸状物、探棒、75%酒精棉片(棉签)、止血钳或镊子、弯盘、污物筒、手消剂,必要时备耳穴模具

物品准备

物品准备

患者姓名、病历号、穴位核对

患者姓名、病历号、穴位

核对

取合理舒适体位,排空二便,充分暴露耳部皮肤患者准备

取合理舒适体位,排空二便,充分暴露耳部皮肤

患者准备

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

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

探查穴位

探查穴位

用75%

用75%酒精棉签或酒精棉片自上而下、由内到外、从前到后脱脂消毒耳部皮肤,待干

皮肤消毒

皮肤消毒

一手固定耳廓,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耳穴贴,贴附在选好的耳穴上,用手固定,按压耳穴,询问患者有无酸、麻、胀、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