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54页
大学网络化考试管理办法(共10篇)
目录
TOC\o1-1\h\u27727篇一、大学网络化考试管理办法 2
15072篇二、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办法 4
25906篇三、大学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实施暂行办法 6
30107篇四、大学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办法 8
25075篇五、大学教职工子女统筹医疗实施办法 11
8484篇六、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办法 13
22篇七、大学教师教育专业混合编队实习优秀实习生评选办法 17
21020篇八、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管理办法 18
548篇九、大学信息系统数据管理暂行办法 28
26545篇十、大学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暂行办法 34
大学网络化考试管理办法
第一条网络化考试已成为我校重要的考试方式之一,为规范其管理,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师所授课程,无论是平时、期中还是期末如需采用在线网络化考试,应先向教务部门(教务处、研究生院)提出网络化考试的申请,并填写有关的申请表,经同意后,将申请表转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办公室(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以下简称“网信办”),由网信办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实施。
第三条其课程采用网络化考试的教师,要对考试系统进行熟悉、了解,熟练掌握网络化考试的整个环节,包括建立题库、出题、导入试题、导入考生名单、组卷、监考、批改试卷、试卷分析和导出考生成绩等全过程。
第四条网信办负责对采用网络化考试的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软件使用培训和提供技术支持。
第五条命题教师、考试工作人员和系统技术人员要增强网络化考试试卷及考试题库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感。严防泄题、漏题,若出现试卷泄密事件,学校将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条试卷评阅工作由有阅卷权限的教师在网上进行评阅。如需多人同时进行评阅,网信办可安排专门的机房作为阅卷场所。试卷评阅应做到公平、公正、细致、准确。
第七条如有大规模学生参加网络化考试,应设置现场考务办公室,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安排督考人员,并与学院所派巡考人员、监考人员一起,加强考场纪律,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第八条考试工作结束后,系统管理员应作好试卷的归档及备份工作,确保试卷的长期保存,以备随时查阅试卷。
第九条学生参加在线网络化考试,必须遵守学校有关考试规定,自觉服从监考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试秩序。
第十条考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参加考试。在考试前15分钟凭有效身份证件和学生证进入考场,迟到20分钟者,不得进入考场考试。
第十一条考生在本科目考试开始前经监考人员查验证件无误后方可进入考场进行考试。由监考人员指定座位,入座后将身份证件和学生证放于桌面左上角以备再次核查。
第十二条考生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进入考试系统后,不得随意退出考试界面,不得在计算机上做与考试无关的事情。
第十三条考生除证件、笔和草稿纸等考试用品可以放在自己的桌上外,其他与考试无关任何物品应按照要求存放在指定位置(如为通讯工具、电子设备的应为关闭状态)。
第十四条考试过程中,如出现机器故障或网络故障等异常情况时,考生应举手示意,请监考人员解决,不得自行处置。如不按规定操作影响正常考试的,后果自负。
第十五条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禁止交头接耳、帮助他人答题、偷看他人试卷、互打暗号或手势等行为。监考人员一旦发现考生有违反考试规定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将情况报主考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则应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呈报学校有关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网信办负责根据网络化考试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考试系统,以更好满足考试需求。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教务处、研究生院、网信办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办法
一、研究生课程选修及学分管理
1.研究生在正式入学前(进修生身份)五年内办理了正式的研究生课程选修手续(旁听手续除外)、已选修我校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合格者,取得研究生学籍后由研究生本人凭据申请,经研究生院审查批准,可将已修课程进行学分认定。
2.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在本学科欠缺本科层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研究生,必须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学科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跨学科录取的博士生,欠缺硕士或本科阶段相关必备知识的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硕士或本科相关课程。补修课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3.研究生如选校外研究生课程的,须经导师同意。校外所选课程原则上只能认定为选修课,认定时应提交对方学校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课程成绩单,填写“大学研究生选修校外研究生课程成绩认定与学分转换申请表”,经导师、学院、研究生院审核后,方可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共10篇).docx
- 大学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10篇(详细版).docx
- 大学岗位考核及绩效工资分配实施办法10篇(详细版).docx
- 大学关于第三轮聘期岗位设置与人员聘用的实施办法(共10篇).docx
- 大学国有资产出租和对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10篇(精选版).docx
- 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10篇(最新版).docx
- 大学后勤管理处采购管理办法(共10篇).docx
- 大学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办法(共10篇).docx
- 大学基本建设工程、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共10篇).docx
- 大学基本建设工程材料、设备认质认价管理暂行办法(共10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