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5.3等腰三角形第15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第3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答案显示4提示:点击进入习题5见习题AB3123见习题78A6见习题见习题9610见习题11见习题
返回1.[知识初练]已知在△ABC中,∠B=40°,要使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则∠C的度数可以是()A.40°B.50°C.55°D.60°A
返回2.[易错题]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A.BC=3,AC=3,AB=4B.BC∶AC∶AB=2∶3∶4C.∠B=50°,∠C=80°D.∠A∶∠B∶∠C=1∶1∶2B
返回3.[教材改编题]如图,在△ABC中,AB=AC,∠BAC=108°,AC的中垂线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AD,则图中有________个等腰三角形.3
4.如图,在△ABC中,AC=BC,D,E分别在AB,AC上,且DE∥BC.判断△ADE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并给出证明.返回解:是.证明:∵AC=BC,∴∠A=∠B.∵DE∥BC,∴∠B=∠EDA,∴∠A=∠EDA,∴EA=ED,∴△ADE是等腰三角形.
返回5.小曹同学复习时将几种三角形的关系整理如图,请帮他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A=60°(答案不唯一)
6.如图,在△ABC中,∠B=∠C,D为AB的中点,DE⊥AC于点E,DF⊥BC于点F,DE=DF.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D为AB的中点,∴AD=BD.∵DE⊥AC,DF⊥BC,∴∠AED=∠BFD=90°.在Rt△ADE和Rt△BDF中,
返回∵∴Rt△ADE≌Rt△BDF(HL),∴∠A=∠B.∵∠B=∠C,∴∠A=∠B=∠C,∴△ABC是等边三角形.
7.[2022·宣城期末]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请判断△APQ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解:△APQ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BAC=60°.在△ABP与△ACQ中,
∵∴△ABP≌△ACQ(SAS),∴AP=AQ,∠BAP=∠CAQ.∵∠BAC=∠BAP+∠PAC=60°,∴∠PAQ=∠CAQ+∠PAC=∠BAP+∠PAC=60°,∴△APQ为等边三角形.返回
返回8.[2022·合肥庐阳区期末]如图,△ABC中,AB=20cm,AC=12cm,点P从点B向点A以3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从点A向点C以2cm/s的速度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后,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BPQ=∠CQP时,运动时间为()A.4s B.3.5sC.3s D.2.5sA
9.如图,△ABC中,AB=AC,D,E分别在CA,BA的延长线上,连接BD,CE,∠D+∠E=180°,若BD=6,则CE=________.返回6
10.[2023·淮南月考]如图①是一个飞机螺旋桨,三个叶片的长度相等,每两个叶片所成的角为120°,其示意图如图②,其中OA=OB=OC,且∠AOB=∠AOC=∠BOC=120°,连接AB,AC,BC,请问△ABC是等边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返回解:是,理由:∵OA=OB=OC,∴△OAB,△OAC,△OBC均为等腰三角形.∵∠AOB=120°,∴∠BAO=∠ABO=×(180°-120°)=30°.同理可得∠BCO=∠CBO=30°,∠ACO=∠CAO=30°,∴∠ABC=∠ABO+∠CBO=60°,∠BAC=∠BAO+∠CAO=60°,∠ACB=∠ACO+∠BCO=60°,∴∠ABC=∠ACB=∠BAC=60°,∴△ABC是等边三角形.
11.[推理能力]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BC内,BD=BC,∠DBC=60°,点E在△ABC外,∠BCE=150°,∠ABE=60°.(1)求证:△ADB≌△ADC;证明:∵BD=BC,∠DBC=60°,∴△DBC是等边三角形,∴DB=DC.在△ADB和△ADC中,∵∴△ADB≌△ADC(SSS).
(2)小明说△ABE是等腰三角形,小华说△ABE是等边三角形,谁的说法更准确?说明理由.解:小华.理由如下:由(1)可得∠BDC=60°,∠ADB=∠ADC,∴∠ADB=150°.∵∠ABE=∠DBC=60°,∴∠ABD=∠EBC.在△ABD和△EBC中,∵∴△ABD≌△EBC(ASA),∴AB=BE.∵∠ABE=60°,∴△ABE是等边三角形,∴小华的说法更准确.返回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对应练习2.请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应练习题
每天进步一点点!
Thankyo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7章 7.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ppt
- 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2章 12.2.3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ppt
-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4章 14.2.2 用角边角判定三角形全等.ppt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章 2.6.2 已知两边与夹角或两角与夹边作三角形.ppt
-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1章 11.1.1 平面直角坐标系.ppt
-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7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7.2 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3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ppt
- 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期末提分练案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ppt
- 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期末提分练案 第12章 整式的乘除.ppt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章 整式的乘除 全章整合训练.ppt
- 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2章 12.4.2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ppt
-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4章 14.1 全等三角形.ppt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1 直线的相交-第1课时 对顶角.ppt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4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 利用同位角判定两直线平行.ppt
-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8章 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ppt
-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5章 5.3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ppt
- 北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章 专题2 乘法公式的应用.ppt
-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0章 综合与实践 简单的排队问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