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四、影響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因素流行過程(epidemicprocess)則是傳染病在群體中發生和蔓延的過程,即病原體從感染者體內排出,經過一定的傳播途徑,侵入易感者體內而形成新的感染,並不斷傳播的過程。**構成流行過程必須具備三個環節,而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能否相互連接往往受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其中社會因素作用更為重要。自然因素十分複雜,其中對流行過程影響最明顯的是氣候因素和地理因素。影響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因素**社會因素包括人類的一切活動,如生活條件、居住環境、醫療衛生狀況、文化水準、衛生習慣、人口移動、社會動盪、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社會因素不僅可以擴大傳染病的流行,而且也可以制止傳染病的發生、蔓延,以至消滅。影響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因素**第三節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預防為主是我國一貫的衛生工作方針。一、預防與控制傳染病的策略二、加強傳染病監測三、傳染病的全球化控制**二、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一)傳染病報告疫情報告又稱傳染病報告。1989年2月21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該法於1989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法規定法定報告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共35種。2003年增加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尚未歸類),共36種。**修訂草案將原來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的愛滋病改為按照一般乙類傳染病管理,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乙類傳染病並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將原來丙類傳染病中的肺結核、新生兒破傷風、血吸蟲病調整為乙類傳染病。目前,列入修訂草案的法定傳染病共37種,其中甲類2種,乙類25種,丙類10種。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甲類:鼠疫、霍亂乙類: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愛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丙類: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國務院可根據情況決定增加或減少甲類傳染病病種,並予以公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可根據情況增加或減少乙類和丙類傳染病病種,並予以公佈。衛生部2008年5月2日決定將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責任報告人及報告時限:凡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和衛生防疫人員皆為責任疫情報告人。責任疫情報告人當發現甲類和乙類傳染病中愛滋病、肺炭疽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時,城鎮於6小時內,農村於12小時內,以最快方式向發病地的衛生防疫機構報告,並及時報出傳染病報告卡。二、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發現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時,城鎮於12小時內,農村於24小時內向發病地區的衛生防機構報出傳染病報告卡;在丙類傳染病監測區內發現丙類傳染病時,應於24小時內向發病地區的衛生防機構報出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發現傳染病爆發、流行,應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當地衛生防疫機構報告疫情。省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接到甲類傳染病和發生爆發、流行的報告後,應於6小時內報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從2004年4月1日起,我國傳染病報告完成逐級報告向網路直報系統的過渡,疫情報告的及時性由原來由醫療機構發現疫情到國家收到疫情報告的平均5天縮短到網路直報的1.4天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這一過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統稱為流行過程的三個環節。它不是一個純生物學的現象,受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如採取措施,切斷其中一個環節,其流行過程即告終止。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傳染源是指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並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動物。包括病人、病原攜帶者和受感染動物。1.病人作為傳染源(1)潛伏期病人作為傳染源(一)傳染源**①判斷患者受感染時間。②確定接觸者的留驗、檢疫或醫學觀察期限。③可確定接觸者免疫接種時間。④評價預防措施效果。⑤評價疾病的流行特徵,一般潛伏期短的傳染病來勢猛,病例成簇出現,常呈現爆發,潛伏期長的傳染病流行持續時間可能較長。潛伏期在流行病學中的意義和用途**(2)臨床症狀期病人作為傳染源此期有些臨床症狀有利於病原體排出,是傳染性最強時期。臨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元宇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docx VIP
- 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行业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初中数学教学中推理能力的培养与数学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跨境电商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策略研究报告.docx
- 1平正安稳 教学课件 六年级下册书法(苏少版).ppt VIP
- 11同字异形 教学课件 六年级下册书法(苏少版).pptx VIP
- 药品包装材料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国内外药包材标准体系的对比.pptx VIP
- 侦查措施与策略.pdf VIP
- 3同中求变 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书法(苏少版).docx VIP
- 架子工安全管理制度.pdf VIP
文档评论(0)